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文体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20世纪中后期借助了语言学蓬勃发展;将其运用于小说译本的分析,对小说翻译进行批评分析,起到一个标尺的作用。风格的传译是文学文体学重点研究点之一,在细读原文文本与翻译文本的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分析,从选词择句,修辞手法等方面权衡译本的准确性,探寻风格传译的程度和技巧。 对于文学文体学的研究,国内一些著名学者如北京大学的申丹教授等撰写了关于文学文体学方面的著作。国外学者诸如英国著名学者利奇(Leech G.N.),肖特(ShortM.H.)等。申丹教授的博士论文一《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理论依据阐述了文学文体学在分析小说翻译中的运用。文中细致的文学文体学分析为本文的文本分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本文选取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的《生死疲劳》以及著名译者葛浩文先生的译本为语料,从莫言小说风格的传译方面,凭借文学文体学为理论框架分析译本的准确性。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引语部分包括研究意义和本文的主要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包括国内外对文学文体学的研究,文体学应用于小说翻译的研究以及对莫言《生死疲劳》英译本的研究。第三章阐述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对文学文体学研究中的变异,平行结构等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为本文主体部分,从语言结构和修辞手法两个大方面分析了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的风格传译。每一部分都会有相应的语料分析。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怎样将原文的风格和意思传达给译文的读者至关重要。葛浩文先生《生死疲劳》的译本为怎样将准确的审美因素传达到目标语,以及怎样化解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鸿沟指明了方向。与其他题材的翻译相比,小说翻译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难点。分析完葛浩文先生对于《生死疲劳》的翻译,我们可以发现葛浩文先生权衡了目标语中词汇间的差异,然后选择最佳的翻译,当然这是建立在完全掌握原语的文体特征基础上的。葛浩文先生在小说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斟酌与退让技巧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