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夷夏东西说》是傅斯年先生在1933年为庆祝蔡元培先生的65岁生日,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论文集公开发表的。傅斯年先生提出了“夷夏东西说”后,就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不足以及中国古史重建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傅先生根据传统史料而推断出商族起源于东方说以及“夷与商属于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之理论在史学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夷夏东西说”影响深远。后代学者大多是在引用傅先生提出“夷夏东西说”的基础上,对其学说作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就傅斯年先生提出“夷夏东西说”的背景试着作一概括,并对学术界研究“夷夏东西说”相关的著作及论文进行梳理,通过归纳总结以期达到对“夷夏东西说”学术史的考察。 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夷夏东西说”提出的深刻历史背景。 第二至第四部分,以学术界探究中国文明起源的历程为时间段,通过对“夷夏东西说”提出后到目前学术界直接或间接研究关于“夷夏东西说”理论思想的著作、论文和重要学术观点的梳理,来看“夷夏东西说”从提出后到至今的学术史脉络,最后归纳总结出“夷夏东西说”中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现状,对个别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现状综述。 第五部分,总结学术界对“夷夏东西说”若干问题的研究。如对“夷”、“东夷”的界定及其考古学研究,《夷夏东西说》中夏族、商族活动范围与学术界对夏族、商族起源地以及活动中心的研究和“夷夏东西说”中夷夏关系的探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