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管子》研究在校雠、训释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以戴望《管子校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其广校宋本、"元本"、刘续本、朱东光本等《管子》重要版本,博采王念孙、洪颐煊、孙星衍、宋翔凤、陈奂等众家之说,又旁征《羣书治要》《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类书及《长短经》《春秋繁露》等他书所引《管子》内容,同时间附己意、训释判定,极为便利读者学习研究,受到了广泛而长久的赞誉。然而,笔者研究发现,其书在各个方面存在多种问题,并非极为精审。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先对戴望生平、学术交游及《管子校正》的内容、特点进行概述,继而介绍历来对《管子校正》不足、缺憾之处的研究现状及笔者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管子校正》所引版本考辨。逐一对《管子校正》所引宋本、"元本"、刘本、朱本、"中立本"进行详细校勘分析,发现其所称宋本混乱不清,将许光清所刻影宋钞本与明安正书堂本混合为一而误以为"元本",将朱养和花齐本误以为"中立本",而对刘本、朱本虽指称不误,但存在大量失校情况。同时,其对所有版本校勘的准确率都不是很高。 第三部分,《管子校正》训释评析,从戴望自身训释和引用诸家训释两个方面,分析条列出《管子校正》训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其中戴望大量引诸家之说以为己说尤其值得注意。 第四部分,对《管子校正》重新认识和评价,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历来对《管子校正》的评价。批评甚是稀少,虽不乏理性的认识,但主要是高度甚至夸张的赞誉。二是《管子校正》的影响。一方面,其对各大版本、诸家成果、类书及他书的旁征博引十分便利读者,在校释体例、考据训诂上也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其本身存在各种问题,后人因不甚明了、盲从盲信,频繁致误,以讹传讹。三是今人应正确如何对待《管子校正》。可以参考其校勘、训释成果,便利学习,但研究、着述时,应谨慎地实事求是地认清其种种不足,避免误己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