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优质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城市居民对缓解心理和精神压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种需求是一种复愈性需求。研究实践表明,城市居民的这种复愈性需求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得到满足。这种特定的环境被心理学家称为复愈性环境。社区公园作为城市居民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城市绿地,能在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复愈性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社区公园复愈性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复愈性环境的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社区公园本身的功能和特点,总结出社区公园要想达到良好复愈效果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提出实现社区公园环境复愈性的方法和适用于不同情况的社区公园复愈性景观构建形式,为社区公园环境发挥复愈性作用、促进居民心理健康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法。本文共有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社区公园复愈性研究的概况,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是理论基础研究。主要阐述了社区公园的相关概念,社区公园的功能、分类和特点,阐述了复愈性环境的两个主要理论(压力恢复理论、注意力恢复理论),并提出社区公园复愈性环境的概念,总结社区公园环境恢复心理健康的作用方式以及社区公园复愈性环境的基本特征。第三章是对社区公园复愈性环境的具体分析,对社区公园复愈作用方式得以发生的环境基础(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进行概述,通过实地调研,找出各个构成要素与复愈性环境四个特性相符合的特点并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提出社区公园复愈性环境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阐述了每种原则是如何具体对社区公园环境复愈性的实现起到积极作用,并阐述了如何通过具体的设计方法体现设计原则,并针对不同情况的社区公园提出了不同的复愈性景观构建模式,同时对这些构建模式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解释。第五章是对全文研究的总结,主要总结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与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