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以及经营方式的专业化致使农用地类型以及分布格局不断变化,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为代表特征的设施农用地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因而,如何协调设施农用地的的占地规模、空间位置、服务水平与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三江平原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及农牧生产基地,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且兼具农区和垦区两种土地制度,而富锦市作为三江平原农业发展的典型区域,其农区与垦区设施农用地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设施农用地以及分布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对于推动设施农用地的高效快速发展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选取三江平原的富锦市为典型研究区,以2013年高分一号影像、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等数据作为数据源,提取富锦市设施农用地数据,运用最邻近距离法、Voronoi图等方法对垦区与农区设施农用地的数量、规模、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对育秧棚、仓库、晾晒场等主要设施农用地的服务水平分析的基础上,以服务范围、用地规模、区位等作为约束条件,对育秧棚、仓库等主要设施农用地进行优化,进而结合设施农用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保障性措施。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从富锦市设施农用地的数量与结构特征方面,整体规模较小的设施农用地所占的比重较大。垦区与农区育秧棚、仓库和晾晒场在数量、规模和结构方面均占有较大优势。垦区设施农用地的平均规模是2.84hm2,微型和小型设施农用地占总数的94.80%,农区设施农用地平均规模为1.4hm2,区域内均是微型和小型设施农用地,不利于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2)从整体空间分布特征方面,设施农用地总体分布为集聚分布,且区位条件总体较好。设施农用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垦区,农区个别镇设施农用地的分布较为随机。从距离道路之间的远近方面,富锦市整体设施农用地的建设大都距离道路2000m范围内选址,基本符合设施农用的区位选址条件。(3)从主要设施农用地的服务水平来看,垦区各种类型的设施农用地服务水平均明显高于农区,但整体上仍未达到最佳服务标准。目前垦区的育秧棚用地服务满足率为24.82%,农区的服务满足率为5.76%;垦区仓库用地服务水平高于农区;垦区晾晒场服务水平较高,服务满足率已经达到了98.00%,基本满足了农业生产使用,而农区服务满足率仅为3.33%,远远达不到农业生产晾晒所需。(4)富锦市垦区与农区设施农用地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且存在较大问题。一是农区农业附属设施个数少且规模小,这将导致农业生产落后,不利于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二是空间分布整体不合理,导致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严重失衡,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农区设施农用地服务水平较差,农区的机械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垦区,农业附属配套设施不完备,不利于改善农民整体生活的水平。(5)通过分析垦区育秧棚、仓库等主要设施用地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结合各种类型设施农用地的最优服务半径和道路数据提出优化方案和保障性措施。针对育秧棚用地和仓库用地进行撤并处理,共撤并面积小于0.5hm2的微型育秧棚27块,合计面积涉及8.77hm2,减少仓库地块数共有45块,合计面积涉及22.47hm2;同时设计增加育秧棚3.28万hm2,仓库3.56万hm2,晾晒场0.04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