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卡自20世纪中叶由美国发明并进入银行领域以来,以其功能上的多样性以及使用上的灵活性适应了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商品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发展要求,成为了金融流通领域的“主角”。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不仅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更是承担了信用中介的重要功能,推动着金融行业的繁荣发展。我国的信用卡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渐成熟壮大起来。信用卡发行数量逐年上升,信用卡市场规模扩大,信用卡消费群体增多,市场认可度增强。相较于我国信用卡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对这一新兴金融产业的法律规制并没有同步进行。我国的信用卡立法总体上存在层次低、效力低、分散并且滞后的特点。立法上的缺失、法律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各方监管上的漏洞导致信用卡盗刷案件的频繁发生,信用卡法律纠纷逐年增多。不仅损害了信用卡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正当利益,更阻碍了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破坏了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分析信用卡盗刷案件的各种民事问题,理清信用卡交易的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善信用卡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同时通过借鉴境内外信用卡产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立法及实践经验来达到抑制信用卡盗刷案件频繁发生的目的,维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信用卡产业的长效健康发展。在信用卡盗刷案件中,刑事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较为成熟透彻,但关于此类纠纷的民事法律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略显单薄,本文从民事法律问题入手,集中分析了存在争议的焦点问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信用卡的概述,主要阐述了信用卡的定义、功能和信用卡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总体上介绍了信用卡交易方面的基础性理论。第二部分是对信用卡盗刷行为的界定和信用卡盗刷纠纷频发的原因分析。从理论和实务入手分析信用卡盗刷纠纷中凸显的法律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信用卡盗刷纠纷中,持卡人与银行之间尚存争议的民事法律问题的分析。厘清银行与持卡人在盗刷纠纷中民事法律关系与责任承担问题。第四部分是对英美、德日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有关信用卡盗刷民事责任承担的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建议我国可以借鉴持卡人限额责任制度。第五部分针对信用卡盗刷纠纷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建议可以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增强防范意识方面来达到预防和遏制信用卡盗刷纠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