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β-雌二醇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乳酸代谢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1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动脉高压(PAH)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通路,雌激素对肺动脉高压有保护作用,但雌激素与乳酸代谢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相关联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主要研究雌激素对肺动脉高压的保护机制,探究在此过程中雌激素对M2型丙酮酸激酶(PKM2)的作用通路,进而影响糖酵解代谢产物乳酸含量,为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4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7组(各组n=6):假手术+常氧组、假手术+低氧组、去势+常氧组、去势+低氧组、去势+常氧+17β-雌二醇(E2)组、去势+低氧+E2组、去势+低氧+PKM2特异性激动剂(TEPP-46)组。去势组即手术切除卵巢;而非去势组(假手术组)则打开腹腔找到卵巢不予处理,直接还纳缝合。低氧组置于低氧箱内饲养,常氧组则给予正常空气。去势+常氧+E2组与去势+低氧+E2组给予E2[20ug/(kg·d)]皮下注射,其余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去势+低氧+PKM2特异性激动剂(TEPP-46)组给予TEPP-46[5mg/(kg·2d)]腹腔注射,其余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饲养8周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通过右心导管检测每组动物的平均肺动脉压(m PAP)并称量左右心室、室间隔以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HE法染色后观察肺小血管形态学变化并检测WA%(血管壁占血管总面积)和WT%(肺小动脉中膜厚度比)。试剂盒法测量乳酸的生成量、丙酮酸水平,免疫荧光法测量活性氧(ROS)表达,免疫荧光法显示PKM2分布及强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测量肺组织及细胞核内PKM2蛋白水平。结果:1.成功建立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低氧组大鼠较常氧组反应迟钝、毛色晦暗、呼吸频率加快、进食水量及活动量均减少,无死亡标本。去势+低氧+E2组较去势+低氧组增长速度快,活动度好。去势+低氧+PKM2特异性激动剂(TEPP-46)组与去势+低氧+E2组生长速度差异不明显,但均较常氧组缓慢。2.各组样本的m PAP和RVHI低氧组较常氧组的m PAP和RVHI均升高(P均<0.05),且符合肺动脉高压的压力水平。相比于去势+低氧组,去势+低氧+E2组、去势+低氧+PKM2特异性激动剂(TEPP-46)组大鼠m PAP和RVHI均降低(P均<0.05),提示雌激素、TEPP-46均可不同程度改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3.各组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假手术+低氧组与去势+低氧组肺动脉壁增厚,动脉管腔明显狭窄,而去势+低氧+E2组、去势+低氧+PKM2特异性激动剂(TEPP-46)组肺动脉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的逆转。其WA%及WT%也均较去势+低氧组小。4.各项研究指标结果与常氧组大鼠相比,低氧条件下大鼠的乳酸生成量、丙酮酸水平、ROS表达、肺组织PKM2蛋白水平及细胞核PKM2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PKM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低氧组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强于常氧组,去势+低氧+E2组及去势+低氧+TEPP-46组较去势+低氧组免疫荧光强度稍减弱,但大鼠肺组织细胞核PKM2水平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PKM2核转位减少。结论:长期慢性低氧可诱导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Warburg效应使得乳酸含量增多,17β-雌二醇可通过减少ROS进而增强PKM2活性,抑制其核转位,使Warburg效应降低,降低乳酸水平,从而改善肺动脉高压。
其他文献
目的:2018年《Circulation》新提出一套H2FPEF评分,该评分被认为是诊断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 EF)的一种简便方法,但是该评分与HFp EF患者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并不明确。本研究对H2FPEF评分在HFp EF患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进行探讨。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所有满足《中国心力衰竭
目的:分析在现有经济社会条件下符合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适应症的低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未植入的原因及进一步改善措施,并评价ICD在预防低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SCD)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三科住院LVEF≤35%、符合ICD植入适应症(包括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的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是否植入ICD/CRT-D分为治疗
目的:回顾应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两组病例,观察患者血常规指标统计两组疗效差异、起效时间(脱离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上升15g/L或输血后血红蛋白较前提升15g/L随访一个月仍无下降)、到最高疗效的时间并分析其差异,并随访其远期疗效;明确脐带间充质干细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提供新的选择。方法:收集从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于河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恢复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射血分数中间值(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mrEF)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并探索LVEF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收集201
目的:通过观察吲哚布芬联合替格瑞洛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 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 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小板活性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评价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应用吲哚布芬联合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实验是一项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共纳入120名确诊为ACS并需要进
目的:输血依赖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ransfusion dependent 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TD-NSAA)是指在未发展成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常规有一项符合SAA,需依赖输注血制品的NSAA。国际AA指南推荐TD-NSAA进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A)的免疫抑制治疗。但其起效缓慢,易合并感染且复发率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01月至2020年0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符合标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696例,根据术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左心耳血栓状态组(88例)和无左心耳血栓状态组(608例)。同时通过住院病例系统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房颤的类型(持续性房颤或阵发性房颤),房颤的持续时间,入院的血
目的:低氧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上常见的肺动脉高压的一个亚型,其发病存在有明显的性别差异。Warburg效应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相关,本实验通过在体研究,应用低氧和去势大鼠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探讨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是否通过HIF-1α信号通路,影响Warburg效应,进而减轻肺动脉高压。方法:选择42只6-8周的雌性SD大鼠,并随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和特点,分析AA克隆性造血与临床特征和免疫抑制治疗(IST)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自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91例AA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分析,同时随访观察IST疗效。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91例初诊AA患者中
目的:回顾性分析61例成人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等,评估成人获得性PRCA患者对免疫抑制疗法,特别是环孢素A和/或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以及影响反应的因素,以进一步了解本病的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明确诊断为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的18岁以上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