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暇生活是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日常生活的一个微型缩影。社交型闲暇活动作为一种日常的社会互动模式,对它进行研究,能很好地反映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日常生活的变化轨迹,进而更好地理解整个乡村社会系统。
农民社交型闲暇活动占据了农民闲暇时间的很大部分,而农民进行社交型闲暇活动的空间相对较为简单,也较为固定,农民往往选择其较为熟悉的地方进行社交型闲暇活动。农民社交型闲暇活动对象以家族成员、邻居和村庄精英为主,其交往的主题涉及到闲聊、家庭琐事、农业生产信息、村里的公共事务、国家政策等多个层次。社交型闲暇活动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认同、消解矛盾、信息传递、教化传承以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社会整合和维持乡村社会稳定和谐。
村落传统逻辑和农民的“生存理性”作为农民“实践意识”或者说“共同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被农民用于其社交型闲暇活动中,在这种循环反复的过程中,农民的社交型闲暇活动逐渐被制度化了。村落传统逻辑和农民的生存理性共同型塑和建构了农民对社交型闲暇活动对象的选择行为。
农民社交型闲暇活动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普遍性,并体现出城乡差异、性别差异、职业差异等差异性特征。同时,也体现出亚传统性特征和渐变性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