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在改善患者客观指标及主观症状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为干眼病的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1.患者按就诊的先后次序,采用计算机分配随机数字,分别给予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或中药熏蒸+人工泪液治疗(治疗组)。2.治疗组30例(60眼)采用自拟方药(枸杞子、菊花、石斛、北沙参、麦冬、玉竹、桑叶、薄荷)煎汤取汁后,用熏蒸仪器进行熏蒸治疗,日1次,每次20分钟;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日四次点眼。对照组30例(60眼)采用局部点人工泪液滴眼液治疗,日四次。3.两组连续治疗14天为一疗程,结束后比较治疗结果。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对患者以下指标评估(1)客观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2)主观症状。(3)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结果:1.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主观症状、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及视觉生存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2.客观指标上,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BUT、Sit的差值进行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L的差值P<0.05,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uT比较差异P<0.001,sIt比较差异P>0.05。3.主观症状上:两组治疗前后干涩感、异物感、疲劳感分值差异的P均<0.001;治疗后治疗组对三个主要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比较P<0.05。4.视觉生存质量:两组治疗前后一般健康和视力、活动障碍及对视力障碍的反应三个方面及眼痛、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三个维度差异比较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比较,一般健康和视力、眼痛、社会活动、心理健康P均小于0.05,活动障碍及对视力障碍的反应>0.05。结论:1.两组均能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能促进泪液分泌,两组疗效相当;治疗组能改善角膜染色,但对照组在FL的改善上没有疗效。2.两组对患者眼部干涩感、异物感、视疲劳的改善均有明显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在反应视觉生存质量的三个部分及眼痛、社会活动及心理健康三个维度上均有改善,其中治疗后治疗组在一般健康及视力、眼痛、社会活动及心理健康三个维度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既能改善干眼病的客观指标及主观症状,在视觉生存质量上也能改善,是临床上治疗干眼病切之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