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hb35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法治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行依法执政。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可见,在我国“法治”已被提升到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高度,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应将如何实现从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转变重视起来。而法治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一环,因此加强对法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目前,虽然我国学者对法治文化的内涵、特征、建设等理论的相关论述较为深入,但对我国法治文化的理论渊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相关基本内容的解析并不多。法治文化是一个社会与法治相联系的价值观、制度规范、基础设施和行为方式等构成的总体性概念,根据这一定义,可将其分为“价值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层面。并且不同于法律文化、法制文化,它的这三个层次区别明显,却又紧密依存,体现了其合理的结构性、法治性与先进性。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指导下,结合我国国情并吸收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从而体现出的法治价值观以及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社会化、规范化的法治制度与法治实践的总称。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核心观点进行梳理,能够为阐明我国法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及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与法治理论体系为主的法治价值文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其运行为主的法治制度文化;以国家机关法治行为与公民法治行为为主体现出的法治行为文化。根据我国法治文化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从思想路径、制度路径、行为路径这三面探寻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为促进我国法治体系的早日全面形成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园林绿化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于园林工程管理的研究却远远跟不上这个行业发展的速度
当今世界,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带来的资源开采过度,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诸多生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精神主流,深深的渗透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北京四合院由于长期处于京城这样一个特殊的大环境中,其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等方面也深受儒家思
意识形态管理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传统的意识形态管理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由于受众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因而具有单向性。虽然,在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物流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素质和军事实
采用水洗—生石灰沉淀法回收锰矿浸渣中的水溶性锰,考察了液固比、水洗时间对锰矿浸渣中水溶性锰洗出率(洗出液与锰矿浸渣中水溶性锰的质量比)的影响,并探讨了n(生石灰)∶n(
本文阐述了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技术特征、对机械结构的技术要求等问题。提出了数控机床总体布局的合理选择、提高结构件的刚度机床抗振性、改善机床的热变形、保证运动的精度
精神生活是人们对自身文化存在方式的确证,是人之为人所独有的生命领域。人们是否拥有一种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逻
简要介绍了催化剂的制备以及液相氧化反应条件的选择等。
煤炭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涉及到国家的百年大计,涉及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长久利益。随着我国煤炭地质勘探技术手段、设备、勘探理论方法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