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始于2001年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把“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任务明确提出。1989年出版、1990年修订的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编著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在导言中说到“如果广大公众不了解科学、数学和技术,以及没有科学的思维习惯,科学技术提高生活的潜力就不能发挥作用。没有科学素养的民众,美好世界的前景是没有指望的。”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的科学素养自然不能太低,那么我们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究竟如何?因为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科学素养,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才可以有所保障。教师是实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关键途径,本文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学物理教师的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了解为基础,明确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为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理清科学素养的概念、内涵及重要性,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当前对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情况,确立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然后设计问卷、实施调查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而提出中学物理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策略有:强化学习学会读书;重视教师科学素养的在岗培训、建立常态化科学素养测量模式;转变物理教学方式、注重社会性科学议题在教学中的运用;重视科学传播的异化形态对提高科学素养的不利影响。第四部分以一节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为例,说明中学物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最后一部分指出了本论文研究遗留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