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野下行政道德的建设途径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ingch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社会环境、制度保障、道德教育和提升主体的道德修养四个层面入手,对和谐社会视野下行政道德的建设途径进行了分析阐述。在社会环境层面,要发挥舆论和文化对行政人员道德培养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以及大众舆论和媒体舆论的监督和评价作用,塑造和确立一种体现和谐社会精神和中国特色的行政道德文化,从而使行政道德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在制度层面,行政管理模式要尽快实现由管理行政模式向服务行政模式的转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促使行政道德规范与原则硬化为行政人员的一种内在的、稳定的品质。在提升主体人格道德修养层面,应注重行政主体道德能动作用的发挥,既要加强外在的教育,有效地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重视对行政人员的人生价值教育和理想人格教育,使行政道德逐步内化为行政人员行为的价值导向,同时,也要加强行政人员内在的道德修养,充分发挥行政人员自身的道德内化和自我修炼的作用,不断提高其道德素质,形成完善的行政人格。本文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行政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及研究成果,采用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外在的社会环境、制度保障及道德教育到内在的行政人员道德自主性的发挥和培养四个方面,由外到内,对行政道德建设做了有益探索。
其他文献
皮亚杰因创建发生认识论而享誉世界,他一生企盼解决的问题,无疑就是认识是如何发生的这个问题。根据皮亚杰自己的解释,发生认识论就是企图根据认识的历史,它的社会根源以及认
本文首先概述了斯特劳森的《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这本著作的观点,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了几点疑问。其次根据对该书的理解,笔者认为斯特劳森分别驳斥了“唯名论”与“唯实论
耶稣会士在进入日本的最初30多年期间,对日本生活习俗的态度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沙勿略刚来到日本时,对日本人的种种不符合基督教文化的习俗诸如身着华丽服饰等进行了猛烈的抨
私作为中国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散于儒家学说的各个部分,与义利、公私、理欲等范畴密切相关。从儒家各个时期的发展来看,对于私的态度有继承、有发展,更有争议和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