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VX2肿瘤细胞观察有氧或乏氧培养条件下细胞对18F-FDG摄取的不同。采用18F-FDG PET/CT观察兔VX2肺移植瘤模型不同生长期显像特点,研究兔VX2肺移植瘤中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摄取及其与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乏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探讨18F-FDG PET/CT评估肿瘤乏氧的价值。方法:细胞实验:取贴壁生长的VX2细胞接种于6孔板,每孔5×105/ml,常氧组,8个6孔板在二氧化碳培养箱常氧(37℃,95%O2,5%CO2)中培养,乏氧组,8个6孔板,于乏氧培养箱中培养(37℃,0.5%O2,5%CO2),两组细胞均分别于0,1,2,3,4小时后各加入18F-FDG2uCi继续在原培养箱培养1小时,后各取3孔,检测上清液(cell out,Cout)及细胞内(cell in,Cin)的放射性计数。动物实验: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法建立24只兔VX2肺移植瘤模型,分别于肿瘤生长第5、6、7、8周行18F-FDG PET/CT显像,采集不同时期荷瘤兔肺部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T)、对侧正常肺组织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N)及两者的比值(T/N),每次显像结束后随机处死6只荷瘤兔,取脑、心、肺、肝、脾、肾、肿瘤坏死区及坏死灶边缘区等标本称重并分别测定放射性计数,荷瘤兔肺部肿瘤组织切片行GLUT-1及HIF-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肿瘤组织中GLUT-1,HIF-1α的表达水平及对应T/N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细胞实验:VX2细胞乏氧状态下在各时间点对18F-FDG的摄取明显高于有氧状态(P<0.0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在4小时时Cin/Cout=34.5,是有氧状态的5倍。动物实验:经CT引导穿刺法接种肿瘤阳性率约83.3%(30/36),肺内单发结节阳性率约66.7%(24/36). PET/CT显像观察荷瘤兔肿瘤显像清晰,肿瘤部位见FDG异常浓聚,与周围正常组织对比度好。肿瘤模型放射性体内分布测定中以肾的放射性计数最高,肿瘤坏死边缘区的放射性计数是坏死部位的3倍。4组不同时期T/N值分别为(9.12±0.94)、(13.04±0.35)、(13.97±0.74)、(11.65±0.63),肿瘤第5、6、7、8周T/N值由低到高再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不同时期肿瘤组织中GLUT-1、HIF-1α均呈明显阳性表达,且在肿瘤生长第8周病理显示有大量细胞坏死;GLUT-1阳性表达与T/N值呈正相关(r=0.76, P<0.05), HIF-1α阳性表达与T/N值呈正相关(r=0.63,P<0.05),GLUT-1与HIF-1α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0,P<0.05)。结论乏氧能引起VX2肿瘤细胞对18F-FDG的摄取增加;18F-FDG的摄取随肿瘤细胞乏氧程度的改变而改变;18F-FDG的摄取与GLUT-1及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GLUT-1的表达与HIF-1α的表达正相关,18F-FDG PET/CT可通过观察肿瘤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反映肿瘤乏氧状态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对活体肿瘤乏氧状态进行动态化、定量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