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老年抑郁患者人数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尤其是轻度抑郁症状的老年人患病率较高,抑郁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精神疾病之一。如何有效的筛查、预防与控制老年人抑郁症状已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目前,大多研究者通过量表测试抑郁患者心理病理特征,也有一些学者采用投射测验技术(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房树人测验、画树测验)筛查与测验内心压抑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而画树测验由瑞士心理学家科赫(Charles Koch,1952)创立,这种方法是测验人格特征的重要工具,是通过给定主题“请画一棵树”,让被试者在A4纸上按照主题及要求创作,从而根据画者画出的树的大小、位置、用笔的力度,画面的灰度,线条的流畅性等指标,分析其人格特征、自我价值和心理健康水平等。画树测验还能呈现人的内在心理和情绪状态,与其他主观投射测验相比,画树测验可以对压抑的内在情绪和情感进行测试。目前,画树测验在诸多领域已引用,如心理测评与治疗、精神分裂症诊断、自杀筛查、人格特征评定、智商情商测量等,但在抑郁症筛查领域,尤其是老年人抑郁筛查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将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画树测验这个技术,对社区老人的画树测验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画树测验对老年人抑郁症的筛查方程,探索老年人抑郁症筛查新方法,为社区及医院老人抑郁症筛查和诊断提供新思路。研究目的:通过对社区老人施测画树测验,对比患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老人与正常老年人的定性定量画树指标,并建立画树测验对老年人抑郁症的预测方程,探索画树测验在社区老人抑郁筛查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老年人抑郁筛查和诊断提供可能的依据。研究方法:以苏南某市某社区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60例老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老年抑郁量表(GDS-15)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抑郁症状进行分型,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社区老人进行画树测验。对采集的画树测验样本首先用扫描仪对其图像进行识别,然后再用画树测验软件对画树中的“树根面积”、“树干面积”、“树冠面积”等指标进行数据提取与量化计算,对社区老人的画树测验各种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画树占用面积作为衡量心理能量的重要指标,首次将定量研究应用于老年人画树测验结果评定。此外,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画树测验对老年人抑郁症的筛查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画树投射测验(TDT)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检测法,以期为社区老人抑郁筛查和诊断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1)正常组、轻度抑郁组与中、重度抑郁组画树的整棵树宽度、树冠高度、树干高度等7项定量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重度抑郁组的画树明显小于其他两组,以画树测验中占用面积40S为临界值时,其诊断患者抑郁情绪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2.3%、81.7%,曲线下面积(AUC)为0.79(P<0.01)。(2)在11项画树测验的绘画特征中,社区老人抑郁组与正常组相比较,树冠面积、树干面积、树总面积、树总高度、树冠高度、树冠宽度及树干宽度7项绘画特征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树冠面积、树干面积、树总面积、树总高度及树干宽度5项绘画特征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ln(y=0/y=1)=2.877-3.186X1-3.085X2+3.2X4-0.298X8-0.978 X10(R2=0.624,P<0.01)。结论:本研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画树测验的研究情况,通过对社区老人抑郁患者画树测验研究,发现轻、中度抑郁组与正常组在树冠、树干、树总面积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本研究对社区老人抑郁患者的画树测验的绘画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结果正确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作为一种社区老人抑郁症状筛查的工具。但本研究仅对部分画树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及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不足之处。因此,后续的研究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探究其在其他精神疾病中是否存在差异,从而完善画树测验在定量研究和预测模型建立方面的精准性,弥补画树测验受分析者主观性影响的弊端,以期为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断提供量化的辅助手段,更好地为临床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