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开展老年人照护时间实地调研,了解广州市老年人的照护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探索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和要介护认定调查表(基本调查表)各评价指标与照护时间的相关性;3.构建基于老年人能力评估表的照护时间决策树模型,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价值取向划分老年人长期照护等级,为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分级照护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11月~2021年4月对广州市某五星级养老院185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表评估老年人能力状况,采用要介护认定调查表(基本调查表)评估老年人身心综合状况,采用每分钟护理强度研究法观察并记录照护人员两天(48小时)内的全部服务项目与具体照护时间。研究结果1.老年人平均每天的照护时间为46.36(26.84,70.69)min。其中,基本生活照料时间为43.11(26.30,65.48)min/d,医疗护理服务时间为0.49(0.00,2.03)min/d。中位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级别、患有老年痴呆和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级是照护时间的影响因素(均P<0.05)。2.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服务项目的利用率为78.38%,照护时间花费主要集中在协助擦浴/淋浴、失禁护理、协助移动、房间、卫生间清洁及安全和协助进食/进水上;医疗护理服务项目的利用率为46.67%,需求最高的五项分别为生命体征监测、给药、血糖监测、口腔护理和低流量吸氧。3.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攻击行为”指标,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其余指标与照护时间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指标与照护时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76~-0.366),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和社会参与评定指标与照护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5~0.633);除精神与行动障碍指标群与照护时间不显著相关,要介护认定调查表其余各指标群均与照护时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50~-0.586,均P<0.01)。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瘫痪情况、挛缩情况、理解每天的生活习惯、说出自己的出生日期或年龄、短期记忆、说出自己的名字、理解当下的季节和理解地方的老年人照护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老年人能力评估表的决策树模型在环境与安全、生活护理、协助进食/水、口服给药、卧位护理和排泄护理上的R~2分别为0.285、0.299、0.749、0.138、0.320和0.595,基于要介护认定调查表的决策树模型在在环境与安全、生活护理、协助进食/水、口服给药、卧位护理和排泄护理上的R~2分别为0.186、0.501、0.811、0.196、0.558和0.611。5.树形图显示,环境与安全、生活护理、协助进食/进水、口服给药、卧位护理和排泄护理的标准照护时间范围分别为3.975~26.082min/d、0.334~16.735min/d、6.484~47.844min/d、0.501~2.943min/d、0.013~2.824min/d和0.478~18.249min/d,相加得到老年人标准照护时间范围11.785~114.677min/d。6.树形图显示,模型共纳入15个指标,其中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环境与安全、生活护理、协助进食/水、口服给药、卧位护理和排泄护理时间树形图第一层的分类指标分别为认知功能、床椅转移、进食、精神状态等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级和进食。7.以养老院人力资源分布为依据,按照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原则,设定组间差为15分钟,将老年人标准照护时间划分为0~3级4个级别:标准照护时间小于等于15分钟为0级,约有20人,占总人数的5.3%;标准照护时间大于15分钟且小于等于30分钟为1级,约有39人,占总人数的21.1%;标准照护时间大于30分钟且小于等于45分钟为2级,约有40人,占总人数的21.6%;标准照护时间大于45分钟为3级,约有86人,占总人数的46.5%。该分级照护模型的总体预测准确率为64.32%研究结论1.与其他同类研究相比,老年人照护时间相对较短,护理级别、患有老年痴呆和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2.老年人照护时间差异较大,照护服务项目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清洁卫生、日常起居等基础生活照料上,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实际利用较少,照护需求满足情况较为单一。3.老年人能力评估表评估指标与照护时间的相关性较好,但对照护时间的预测作用相对较弱。要介护认定调查表与照护时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但对照护时间的预测作用总体优于老年人能力评估表,亟待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指标体系。4.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政策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采用每分钟护理强度研究法观察并记录不同能力状态下老年人的照护时间,利用决策树模型将老年人照护服务划分为4个等级,为广州市政府优化长期护理保险分级照护体系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