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应力是地壳地层力学状态最基础的原始数据,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属性,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岩土工程开挖设计和决策所必须的原始资料。本文详细阐述了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的测量原理、步骤及关键性问题,从地应力实测点的选择、测量原理、实测结果的分析处理等方面,讨论了如何进行现场地应力测量和分析。根据车集矿原始地应力的测量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和线性回归得到了该区域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主应力与埋深成近似线性关系,且随埋深的增大而增大,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最大主应力位于近水平方向,矿区均受压应力作用,没有出现原始地应力突变的情况,区域构造应力场为近南北方向。基于改进的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法实测了车集矿区深部原始地应力,并基于实测点的应力椭球体,分析了不同剖面上的地应力分量,随巷道倾角、方位的变化关系。影响煤巷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与煤巷围岩稳定性之间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由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不确定性、不一致性、不完整性,使得影响围岩稳定性判别的关键性问题,即主要影响因素的选取,定量化表示和解释问题均未较好地解决。基于传统围岩稳定性判别方法,本文首次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RS-NN组合分类模型在围岩稳定性判别中的应用。提出根据实测地质资料,采用知识发现领域中的粗糙集理论来处理分类指标的不确定性、不一致性、不完整性问题。通过属性约简、求核和重要度计算,从信息域中挖掘主要影响指标,最大限度的精简神经网络规模,通过规则提取从信息域中获取明确的判别规则,从而检验、重构数据样本。应用结果表明,RS-NN组合分类模型不但能够对分类指标进行定量化的表示和解释,而且能够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找出蕴含在围岩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应用于相似条件下的工程稳定性预测。本文采用信息域关联组合的方法建立的RS-NN组合分类模型,将粗糙集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引入到神经网络中,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推动了各自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