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视点三维光场视频直播系统实现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bas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二维视频显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需要。与此同时,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多角度信息的三维视频显示技术走入大众视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三维的方式进行视频信息的获取、记录与显示已成为当今时代显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三维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直播也将是三维显示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与传统的二维视频相比,三维视频具有更加庞大的原始数据量,若不对其进行压缩,有限的带宽以及储存空间将难以支持其顺利传输。本文针对密集视点三维光场视频直播系统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研究,设计实现采集、编码、传输、播放等系统的各个关键节点,搭建了完整的密集视点三维光场视频直播系统,并且进行真实人体的直播验证,可以对近8K分辩率的三维光场视频进行直播显示,并且具有良好观感。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实现了密集视点光场编码方法。本系统针对三维光场视频的压缩编码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提出了 HEVC-8K的可行性编码方案,以实现采集平台对采集到的密集视点视频图像进行压缩编码。基于HEVC-8K编码多视点视频的低分辨率问题,对多视点图像合成的高分辨率三维光场图像进行压缩编码,并结合多视点三维光场视频的编码特性,提出了一种单通道分离编码方法,此方法可以避免多视点视频编码产生的串扰现象,提升视觉观感。由于此方法对原始的视频图像分辨率扩大了两倍,因此本文提出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编码方法对超高分辨率的图像进行编解码,取得良好效果。2、实现了密集视点三维光场采集直播系统完整的研究搭建。基于系统采集的多视点图像,提出了基于多视点图像的分块图像校准校正方法。设计并搭建了系统的采集平台。对RTMP协议进行了搭建,并对其进行扩展,以实现HEVC编码格式的视频数据的推流传输。系统也搭建了基于GPU的拉流播放器,实现对推流传输的视频进行拉流播放。最终完整的搭建了密集视点三维光场视频直播系统,进行直播验证,可以传输近8K的产分辨率视频,并在团队自主研发的三维光场显示器上播放。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中国计算机软件行业持续了 20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重要支撑力量。计算机软件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软件项目不断增多,软件项目不能如期交付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对于软件项目来说,交付周期的延长,带来成本的增加,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将更加困难。软件企业必须加强项目管理,提升项目进度管理能力,在保证成本和质量的基础上,尽早的完成项目并交付,创造更多的价值。A公司是
为研制出达到环保标准的消音金刚石锯片来取代传统金刚石锯片,依据激光切缝消音原理,通过在基体上设计一种改进型的U型倾斜消音缝,消音缝的形状为U形、倒U形按序交错叠加其一条U形臂而成,倾斜消音缝的缝隙宽度为0.3 mm,采用了大族激光的高性能光纤激光器进行切缝加工,缝隙中填充消音材料,制备工艺中采用加入超细预合金化的金属粉末的金刚石-金属键合技术,来保证锯片的锋利度和耐磨度,制作出了一种消音金刚石锯片.对两种石材的切割噪声进行测试,所制作的金刚石锯片切割噪声均低于80 dB,达到了环保的标准.
天线副反射面是卡塞格伦抛物面天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副面支撑结构在固定副反射面的准确位置中承担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原有的副面支撑结构加工和装配工艺均较为复杂,费时费力.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设计了一种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的副面支撑结构,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力学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副面支撑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使用需求;同时,优化设计后的副面支撑结构不仅在加工和装配工艺方面较原有结构大大简化,也减少了零部件的种类和数量.该副面支撑结构已成功应用于多台套的天线中,工作状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