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瘢痕是对于各种创伤以后形成的正常皮肤组织外观形态以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一称呼,其是人体创伤修复的最终产物。全球每年都有数以亿计的患者因为瘢痕丑陋的外观及伴随症状备受困扰,尤其是位于头面部的瘢痕,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烦恼。目前临床上对于瘢痕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加压治疗、手术治疗、注射治疗以及局部治疗等,但是这些治疗方式更注重于“纠正”瘢痕,而不是“预防”瘢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美容观念走进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患者对于瘢痕的早期修复及美观需求强烈。临床上剥脱性点阵激光(包括CO2点阵激光和铒激光(Er:YAG 2940nm))已经被证明是治疗成熟性瘢痕的有力工具,但是对于其治疗新鲜瘢痕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在急性创伤的早期予以CO2点阵激光干预,观察创面愈合及瘢痕的增生情况,以明确CO2点阵激光对于早期瘢痕的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整形外科的急诊自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的头面部外伤病人60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在18岁以上,创伤均为全层裂口且长度至少为3cm,将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为CO2点阵激光组;B组为硅酮凝胶药物组;C组为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药物组。A组的患者在外伤拆线后第5-7天予以第一次CO2点阵激光治疗(激光参数:波长:10600 nm,能量:80 mj,光斑直径:2mm,密度:25%,脉宽:1ms),治疗后保持术区清洁干燥3-5日至结痂自然脱落,治疗每间隔一个月一次,一共三次。B组的患者待外伤部位拆线且结痂脱落后,根据外伤部位瘢痕的大小每次取适量硅酮凝胶涂抹于患处,每天使用两次,连续使用三个月。C组的患者在外伤拆线后第5-7日接受上述同样的激光治疗,每次在激光治疗结束后即予以硅酮凝胶外用涂抹(使用方法同B组),一共予以三次激光治疗(治疗方式同A组),一共三个月。在治疗的不同时期记录并分别比较各组瘢痕的温哥华量表评分(VSS)、患者满意度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的瘢痕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前组间VSS评分无明显差异,数据具有可比性;在治疗3个月后,A、B、C三组的VSS评分分别为2.50±0.83、2.95±0.68、2.01±0.5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两两比较见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后,A、B、C三组的VSS评分分别为2.10±0.79、2.65±0.74、1.60±0.50,A组瘢痕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瘢痕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3个月至6个月期间,A组瘢痕VSS评分下降速度明显优于B组。在治疗后6个月A、B、C三组的满意率,组间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满意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在整个治疗过程前后均未见明显的色素沉着、瘢痕增生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在外伤后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的抑制瘢痕增生并淡化瘢痕,远期抗瘢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硅酮类抗瘢痕药物,且激光治疗周期短,方便易获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点阵激光联合硅酮类抗瘢痕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效果,副作用更少,值得临床推广,不过其治疗效果的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