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与近代安阳城市化进程研究(1905-1937)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阳地处河南省最北端,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平原上,北傍漳河,与河北省相望;南与新乡、鹤壁两市毗邻;西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东和濮阳相连。素有“三省通衢,豫北咽喉”之称。二十世纪初期,伴随着京汉铁路在安阳境内的通车,安阳开始了城市化的历程,逐渐由封闭落后走向文明开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也开始了近代化的转型。本文以1905-1937年间京汉铁路与近代安阳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安阳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制约因素,以期为河南区域城市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考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安阳的概况,包括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及清末安阳的城市建设与经济环境状况等。   第二部分:论述京汉铁路通车与安阳城建格局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安阳传统商路的改变,新式交通网路的形成,城市建设的改观及城乡人口流动等方面。   第三部分:论述京汉铁路通车与近代安阳城市经济的转型,包括铁路通车与安阳的工矿业及商业的发展以及安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四部分:论述铁路拉动下安阳新旧并存的城市文化,展示近代安阳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包括新旧杂糅的人文生态,教育文化的近代转型,社会政治的转型,主要体现在市民参政意识的提高上面。   第五部分:对近代安阳城市化进程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分析安阳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城市化进程中的推动和制约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从社会史的研究角度出发,对清代江西上高县书院的发展进行历史考察,首先探讨书院的管理体制及其变化,进而分析其与士绅、宗族等社会组织的内在关系,以期揭示书院兴起与重
期刊
商邑遗址为战国、秦汉时期遗址,经考古发现有丰富遗存,是研究东周时期秦、楚两国版图和关系以及古代城邑布局、规模、军事防御等问题的重要史料依据,通过对其价值的分析,以此
本文对美国的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进行了研究。后冷战时期,东亚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重点关注的地区。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成为当今大国战略博弈的焦点。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海上
山地城市拥有独特的空间环境特点以及自然资源体系,自然灾害更加频繁,使得山地城市存在生态防护不足、用地割裂等质量问题.在山地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海绵城市合理应用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社会生产方式越来越多样,在此基础下衍生的物质资源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对土地占有面积的合理使用,和社会秩序的合理维护,在城市建设综合管廊是必
《城市规划法》明确指出: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行政区内需要进行城市建设以及发展的由人民政府进行编制的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划分城市规划区是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
我国城市发展进程逐步推进,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过去传统的测绘技术已无法与现在的城市规划管理相适应,需要以新型技术来替补取代.而地理信息系统因其信息收集、分析
学校体育的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今,都是衡量一个社会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前)绥远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恰恰见证了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