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盐酸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是半合成的可溶性喜树碱衍生物,是选择性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临床用于转移性结肠直肠癌复发和恶化的治疗,也可用于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脑瘤、胃癌、胰腺癌、子宫颈癌等其他肿瘤的治疗。
目前伊立替康已上市的剂型只有注射剂,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延迟性腹泻,其临床给药一般采用持续静脉滴注,使用不方便,长期大剂量应用患者难以耐受。
国外文献报道,动物口服伊立替康后有一定的生物利用度,提示伊立替康可以血管外给药。
中空栓剂具有以下优点:起效速度快、稳定性好、使用方便、避免了胃肠道反应和肝脏首过效应、应用范围广、便于剂量个体化等。
基于以上原因,为使患者用药更加方便、安全,试制了伊立替康中空栓,对其质量进行了考查。并研究伊立替康中空栓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寻找伊立替康注射给药的替代途径。
方法:伊立替康中空栓的制备通过比较4种分散媒制备的混悬液,选择出最稳定的0.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分散媒;筛选出分散媒pH值为4.0,2%月桂氮卓酮为吸收促进剂,以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使用普通栓剂模具,制备伊立替康中空栓,每枚含伊立替康80mg。
伊立替康中空栓的质量考查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B规定对伊立替康中空栓的融变时限进行考查;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ID规定对伊立替康中空栓的重量差异进行考查。
伊立替康中空栓样品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伊立替康的含量。精密配制伊立替康标准品系列浓度溶液,作HPLC分析,流动相: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为4.0,含1%三乙胺)-乙腈=68:32;Agilent TC-C18色谱柱(4.6×150mm;5μm);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5μL;柱温为室温。以伊立替康标准品系列浓度对应的峰面积(A)为纵坐标,其系列浓度(C)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A=bC+a。分别取线性范围内高、中、低3种浓度的伊立替康标准品溶液作为质控样本,进行方法学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考查。最后对伊立替康中空栓5批样品中主药伊立替康进行含量测定。
伊立替康中空栓的药代动力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取含药血浆200μL,用600μL冷甲醇沉淀蛋白后上清液进样分析。流动相:0.05mol/LNa2HPO4(pH=3.0,内含0.05mol/L辛烷基磺酸钠)-乙腈=68:32;AgilentTC-C18色谱柱(4.6×150mm;5μm);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Ex370nm,Em430nm;进样量10~50μL;柱温为室温。取健康家兔10只,随机分为2组。第1组为静脉注射组;第2组为伊立替康中空栓直肠给药组。静脉组于耳缘静脉注射伊立替康注射液60mg,直肠给药组由直肠给予伊立替康中空栓2枚(160mg)。给药后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按统计矩的非隔室动力学理论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以直肠给药组AUC比静脉注射组AUC,计算伊立替康中空栓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结果:伊立替康中空栓的质量考查伊立替康中空栓的融变时限、重量差异均符合规定。
伊立替康中空栓样品的含量测定用HPLC法测得的回归方程为A=11.592C+0.8024(r=1,n=6),伊立替康在5~20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2μg·mL-1。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日内精密度分别为1.57%、0.69%、1.42%;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44%、1.01%、1.5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5%、99.74%、100.58%。经稳定性试验,伊立替康供试品溶液在48h内稳定。通过计算含量,测得伊立替康中空栓5批样品中主药伊立替康含量均符合制剂含量要求。
伊立替康中空栓的药代动力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伊立替康体内HPLC法测得的回归方程为A=215.08C-312.90(r=0.9997,n=6),伊立替康血药浓度在25~1000n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10ng·mL-1。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日内精密度分别为4.54%、4.66%、2.96%;日间精密度分别为8.35%、5.44%、5.40%;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9.08%、90.23%、88.9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7.14%、96.76%、101.46%。伊立替康中空栓的Cmax为(3.0653±0.1786)μg·mL-1;AUC(0-inf)为(19.1759±1.9693)μg·h·mL-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1.34%。
结论:伊立替康中空栓制备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工艺可行。直肠给药后,有一定的生物利用度,提示直肠给药有可能成为伊立替康的另一给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