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重要经济变量,汇率是影响一国内部和外部经济的关键因素。汇率在对外贸易及其他的国际经济活动中履行价格转化的职能,发挥着经济杠杆的作用。一国汇率波动会对该国进出口价格形成影响,从而作用于整个经济,使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及整个宏观经济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汇改以来,汇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其中,汇率传递问题又是近年来人们一直讨论的焦点。汇率传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指的是,由汇率变动所引起的一国可贸易商品价格以及该国国内价格水平的变化。在微观层面上,它体现的是一国进出口企业将汇率变化造成的影响转嫁到该国可贸易品价格的程度。近些年,中国经济外向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已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其中,作为中国重点进出口商品的农产品,其进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7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366.2亿美元,同比增长18.0%,进口金额409.7亿美元,同比增长28.1%;2008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为402.2亿美元,同比增长9.8%,进口农产品金额为583.3亿美元,同比增长42.4%;200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392.1亿美元,进口金额为521.7亿美元。2010年1-4月,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为139.0亿美元,同比增长20.8%,进口农产品金额为57.1亿美元,同比进口金额增长31.6%。与此同时,中国某些农产品种类的进口依存度很高。以大豆为例,依存度竟达到了80%之高,即: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占中国消费总量的80%,而且有逐年上涨的态势。于此同时,中国近些年来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一些农产品价格飞速上涨,如:绿豆、大蒜等。“豆你玩”、“蒜你狠”等已成为眼下热门词汇,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农产品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以汇率传递视角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和中国农产品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对汇率传递理论予以梳理,主要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性、汇率超调、不同货币定价、沉淀成本和其他因素等几个方面对不完全汇率传递的理论解释加以阐述;另一方面,本文运用各种计量方法,包括:平稳性检验、协整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定量的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和中国农产品国内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和中国农产品国内价格的汇率传递都是不完全的,影响程度不同,存在一定的滞后。长期而言,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APMP)是造成中国农产品国内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