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73次 | 上传用户:Alexandra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而医院是治疗疾病、提供健康等服务的主要机构,对于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权,促进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医疗事业的发展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领域的实力。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福利待遇水平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在20世纪60、70年代,中国被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奇迹”,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的国家。但是在20年后的今天,中国面临尴尬的局面,原有的劳保医疗制度、公费医疗制度为主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渐瓦解,政府逐渐减少了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公立医院由原来的政府主导逐渐转变为“自负盈亏”,造成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的逐渐缺失,通过诱导患者消费或者提高药品价格等方式实现医院的正常运转。因此,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出现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就医需求的满足,医疗卫生领域的福利性和公平性缺失,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针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难题,国家开始了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标志着新医改的正式启动,其中提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3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方案》),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新医改指明了方向,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作为医疗卫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公立医院改革是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所有其他体系的建立和配套政策的落实,都依赖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然而经过几年的改革,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社会各界普遍要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目前来看,我国各地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各地对于公立医院的改革措施基本都遵循《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遵循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回归公益性,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改革试点有所收获。其中改革的重点多集中于医院法人机制、补偿机制、监管机制、加强医院的管理等方而。第二,建立起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有利于医院内部现代化的运营和管理。以北京为例,在试点医院内部建立理事会,理事会成为医院的决策机构,负责医院的决策权。由理事会任命执行院长,执行院长负责按照理事会的决策负责医院的具体运营管理,接受理事会考核。通过理事会、执行院长和监事会,“三权分立”,分别承担决策、执行、监督的职能,形成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第三,对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探索,主要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弊端。在北京、深圳都有所探索,通过取消药品加成,以进价售卖药品,医院的盈利从药品转向服务。从过去的三个主要收入渠道:医疗、药品、财政补贴转向医疗服务和财政补贴两大收入渠道。本文基于博弈论、公共产品理论、法人治理结构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激励相容理论、产权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理论基础,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发展历程,将这一过程划分为自主化办医、市场化改革、改革深入、新医改等四个阶段,并以上海、深圳、宿迁、北京等城市为例,归纳了近年来各地医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存在医疗领域主体市场化、政府从管制到监管、补供方为主、公益性回归等几个主要特征,目前存在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亟待完善、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亟待变革、医院补偿机制、法人治理及内部运行机制亟待改革等主要问题。其次,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动因分析可知在政府和公立医院的监管和执行过程中的效益溢出和信息不对称,导致行政效率和医疗效果的双重低下;在制度因素方面,如不进行行为规制和价值导向引导,劣均衡很难被动摇,这是公立医院改革过程当中最难以触动的医患关系,因此需要下大力气。政府和医患者的交往和联系当中,由于政府部门对于个案存在情感上的倾向,因此所做的决策和补偿机制设计可能是部分最优而并不是全局最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平和社会心态。公立医院的改革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制度性重组而不是仅仅针对部分。再次,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政府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委代关系,以及公立医院和患者的多阶段重复博弈分析。同时,还从制度、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动因进行考察,深入分析公立医院改革的内在机理。本文认为,当前终稿公立医院公共性缺失的主要表现是在宏观制度约束、微观体系约束以及道德约束方面的缺失。这些约束的缺失引致了当前公立医院由于“盈利性大于公益性”而走到了非改革不可的近况。对影响因素的考察得出在公立医院改革中需要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调动各方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推动改革的进行。第四,本文对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公共政策评估,从政策宏观审视、趋势评估、结果评估三个视角,评估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中政府全面保障阶段、自主化办医阶段、市场化改革阶段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的新医改阶段进行了重点分析,本文认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新医改过程中,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仍不合理、回归公益性的进程缓慢、政府投入机制不稳定、医疗费用控制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第五,本文综述了国外公立医院的改革的背景及发展现状,并以英国、南非、德国、法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典型国家为例,分析了公费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自费医疗保险模式、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提供模式等对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的借鉴与启示。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践分析,本文指出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从政府、医院、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从政府层面而言,未来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变革医院的补偿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化卫生系统、优化行业外部环境、实行全行业监管等;从医院层面来看,应该更加完善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改革医院财会制度、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制度、建立高素质医疗队伍、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医院职业道德建设等;从社会层面来看,应该更加注重群体意愿的充分表达、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培育专业化管理公司和行业协会、强化社会监管。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总结归纳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大致历程以及各地试点的主要路径,划出了一条改革的大致路线,并将改革分为四个阶段,很明显的看出各个阶段相互承接,并且不断革新的过程。同时,总结出主要5种改革路径,分析不同路径的主要改革方式方法,清晰明确的看出各自的优劣势,为政策建议提供了借鉴。其次,运用多阶段动态博弈理论从宏观政策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动因,以及公立医院改革所面临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描述出公立医院改革的动态过程。
其他文献
电力需求预测是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基础,其预测精度的提高,对电力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徽省目前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用电结构发生很大变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法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得需要,我们必须要注重自身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的提升。而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的当
目的:上皮性卵巢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卵巢癌患者早期缺乏症状,绝大多数进展迅速,就诊时已为晚期,很多患者在进行手术加化疗后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病情的进展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水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工程通过调节水量丰枯,抵御洪涝灾害对生态系统的冲击,通过引排水的调度实现水体的循环流动,对水
目的:心血管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高血压等长期心脏后负荷增加的患者中,早期心功能代偿性增加,进而发生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这种心室重构使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失代偿,最终发展为
考古资料反映的农业气象及雷雨诸神崇拜──兼论古代的析雨巫术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李锦山恩格斯曾经说过:“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
盾构法是一种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到我国地铁隧道工程中。目前,复杂地层条件下的盾构隧道施工仍是困扰工程建设的一大难题,如果在施工中出现控制不当,很容易引
<正>重视学生写字,改进和加强写字教学,是2011年版课标的亮点之一。在充分调查研究、总结十余年语文课改经验,特别是识字、写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课标对各学段写字和写字教学
目的:客观评价补肾通脉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医证候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及改善妊娠结局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名计划体
建立了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房间各围护结构的热平衡关系式 ,计算了地板表面温度、热流密度、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介绍了计算地板表面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