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顺周期与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蔓延表明,以保证单个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能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当前,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建立健全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高度关注的内容和改革的重点。为了更有效地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进一步实施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协调的金融监管制度,完善逆周期的资本监管机制,抑制金融机构顺周期性行为应成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必要内容。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金融体系,尤其是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和逆周期政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巴塞尔委员会逆周期资本缓冲框架的目标、思路与核心要素。参照国内外关于资本监管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占我国银行主体的16家商业银行在2001年-2010年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动具有顺周期性,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调整具有非对称性,一方面在经济上升时期资本充足率的增加显著小于经济下降时期资本充足率的降低幅度,另一方面,大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动的顺周期效应更为剧烈;针对缓解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解决办法,本文依据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采用我国银行业的数据,对该资本缓冲政策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我国缓解商业银行顺周期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自中国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激起学者们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趣,相关研究角度
“强于世界者必先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新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前沿。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海洋科技,发达的海洋国家已相继投入大量的资
区域间协调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是中国西部经济增长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