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言自语是儿童在母语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自皮亚杰以来,对儿童自语的研究逐渐增多,并为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语言习得等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国外对儿童自语研究较多较全面,但大多涉及说英语儿童的自语;而国内对儿童自语研究较少,因而对说汉语儿童自语的研究寥寥可数,对二者之间的差异更是无人提及。本文试图通过将说英语儿童和说汉语儿童自语进行比较,来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以此探索说汉语儿童自语发展的规律,从而为说汉语儿童以及成人的语言习得提供新的研究角度。除引文和结论外,本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文献综述主要介绍Piaget、Vygotsky、Luria和Vocate对于自语的理论阐述,以及自语的判定标准、分类、影响因素、国内的自语研究进展等。第二章主要研究说英语儿童和说汉语儿童自语发展的异同。从Brown语料库中选取两名说英语儿童2-3岁语料,和两名说汉语儿童的同龄语料进行对比分析,运用CLAN语料统计工具和SPSS统计分析工具多角度研究四名儿童自语的年龄变化曲线。研究发现2-3岁期间,说汉语儿童的自语的年龄变化曲线与说英语儿童并无明显差异,但说汉语儿童自语的功能转变早于说英语儿童。第三章主要研究外部影响因素对说英语儿童和说汉语儿童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说英语儿童在活动中自语频度略微高于说汉语儿童。将四名儿童在不同的玩耍活动中的自语频度进行比较,发现两名说英语儿童自语频度随活动类型变化曲线较相似;而两名说汉语儿童自语频度的活动变化曲线则相差较大。随后,对四名儿童的照料者在不同活动类型中的参与度与儿童的自语频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在照料者直接参与儿童的活动时,儿童自语频度最低。本研究为二语习得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语言学习者的自语,来观察他们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发展过程。本研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任务相关自语能够促使语言的初级学习者向熟练学习者转化。在对成人学习者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鼓励任务相关自语来达到辅助二语习得的目的。第二,由于照料者的参与对于儿童的自语频度有影响,且不同性别的儿童所受的影响存在差异,这就促使我们思考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教育者的指导方式对学习者的语言内化可能也存在显著影响,因而在不同语言学习活动中需要采取不同的参与方式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内化过程,以达到最佳内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