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缓慢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发展不协调,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为农村提供充足的金融服务支持。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专为农村低收入人群提供额度较小的信贷服务,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民间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然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也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不断扩大,小额信贷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农业的风险高和收益低特征,使得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小额信贷机构自身也存在管理水平不高、风险防范能力不强、贷后服务滞后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不但会影响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农村信贷市场的稳定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从整体上采用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小额信贷基本理论出发,在阐述了小额信贷相关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小额信贷发展的成功经验,介绍了现阶段咸阳市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可行性原则,构建了影响咸阳市农村小额信贷需求因素的指标体系,利用Logit模型,对影响咸阳市农村小额信贷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耕地面积、房屋价值、年龄、专业技能和对小额信贷的认知程度等指标对农户小额信贷需求有显著性的影响,人均非农收入、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个数、健康状况、是否为村组干部则对农户小额信贷需求无显著性的影响。基于此,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为了促进咸阳市农村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着重从农户和小额信贷机构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农户角度来讲,主要在于加强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经营;扩大小额信贷担保物范围;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从小额信贷机构角度来讲,主要是提升信贷机构的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采用灵活的贷款利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