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道德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云南”建设乃至“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云南高校学生作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云南”建设的生力军,其生态道德的教育、树立和践行,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云南”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云南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云南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本研究以提升云南高校学生生态道德素养,使其树立并自觉践行生态道德为目的,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通过整理、分析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梳理了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将生态和谐观、平等观、消费观、责任感、危机感教育确定为云南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云南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通过对云南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认知现状和行为现状的调查,得出云南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虽然取得了些成效,但同时还存在着云南高校与中小学生态道德教育不连贯,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类课程的缺失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份量不够,缺乏权威科学、具有云南特色、针对云南高校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教材,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云南高校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情况不容乐观等诸多问题。在分析当前云南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所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探索并提出云南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建议,即遵循认识辩证运动规律,从知、情、行这三个方面教育大学生生态道德,初步构建了相对完善、系统的云南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并通过健全组织领导、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管理监督这三项措施,切实保障云南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工作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