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角色游戏中教师回应幼儿求助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访谈,对观察结果进行“白描”式的记录。将获取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在量的基础上结合质性研究,深挖数据背后的意义。揭示教师回应幼儿求助行为的发生频次、原因、过程、结果和特点,讨论影响教师回应幼儿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功能,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研究发现:事件发生频次方面,不同教师回应频次无显著差异,教师回应幼儿求助行为主要发生在游戏的进行阶段。原因方面:教师回应幼儿求助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处于游戏环境困境。过程方面:过程包括教师回应幼儿求助行为的形式和类型。回应行为的形式包括语言回应和动作回应,教师的语言回应以问题式语言和指令式语言为主,教师的动作回应以帮助为主,同时,回应行为主要伴随以中性和积极的情绪。教师回应幼儿求助行为的类型主要包括:直接给予型、问题型、指令型、替代型、否定型、常规型和安抚型回应方式。结果方面:就幼儿的意愿而言,教师的回应大多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和愿望;就教师的意愿而言,幼儿以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为主,教师的意愿大多能够得到实现。整体而言,教师的回应行为表现出重视规则与结果、高服从和高依赖的特点。
根据研究结果和分析,本研究认为,教师要更好的回应角色游戏中幼儿的求助行为,应当正确看待幼儿的求助行为,注意回应中问题型回应和非语言回应方式的运用,提供良好的游戏环境,与幼儿讨论建立游戏规则,并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