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独立的企业的联合,或者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资产、签订协议,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另一个或几个企业控制权的行为。企业从财务会计的角度看可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方式。一般来说,只有在控股合并的情况下,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内容不仅包括控股公司与被控股公司的合并,还包括合营者对合营企业的报表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是当今国际公认的会计难题之一,这既是一个复杂的会计操作性难题,也是一个包容着众多不同理论流派、争议较大的论题。历史地看,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始于美国,19世纪末美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尝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形成了合并财务报表的最初模式。尽管合并财务报表在西方国家发展的时间不算很长,但通过理论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也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近年来,我国会计界对国外合并财务报表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介绍,相关理论和实践探索也在积极展开。应该看到,在当今席卷全球的合并浪潮和中国入世的环境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合并,特别是控股何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我国合并会计的发展还相当滞后,理论上和实务上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尚待解决。本文在进行了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及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合并会计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完善我国合并会计理论、指导我国合并会计实践有所裨益。本文共分四章,其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合并会计的理论框架。将合并会计作为一个整体,包含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试图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二章,合并商誉极其相关问题。对合并商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评价。第三章,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所得税问题。分析了合并会计中,我国会计规范与税收法规的差异,并初步探讨了其会计处理方法。第四章,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的计价问题。对公允价值及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判断其在我国的实用性问题,并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范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