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如何认识和体现“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性,对于迎接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结合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实践分析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试图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对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高校学生主体性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此部分首先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界定了“主体”和“主体性”两个概念。指出主体是“人”,是能动地、积极地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主体性作为主体的属性,由人的主体而来,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标志,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分析了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是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其内在结构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简要阐述了主体性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为本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理论基础。其次,论述了高校学生主体性的含义、特点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表现;最后,论述了学生主体性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注入双向沟通交流的活力。二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料信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是贴近学生思想和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四是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内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第二部分: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此部分先是围绕主体性的本质特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四个方面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然后分别从传统教育观、教育工作机制、教育条件、教育者和大学生自身等五个角度分析了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的原因,以明确“治疗”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部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对策。此部分以导致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