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我国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地沟油事件频频曝光,迫使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民食品安全。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陆续出台了专门的餐厨垃圾回收管理办法,餐厨垃圾回收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餐厨垃圾回收管理模式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餐厨垃圾回收率低的问题仍然突出。多个利益主体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已经成为解决餐厨垃圾回收难的关键所在。为了从根本上打破不当利益链,扭转餐厨垃圾回收难的问题,本文以“利益”为切入点,探讨建立合理的餐厨垃圾回收管理模式,有利于平衡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提高社会对餐厨垃圾回收事业的认识,促进餐饮企业积极主动配合相关单位履行职能,有效打击各种违法收购餐厨垃圾的行为,保障餐厨垃圾回收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和实地调研,运用“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从重要性、紧急性、主动性三个维度进行评分,对餐厨垃圾回收管理工作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与分类,紧接着深入探讨了其利益诉求与协调,并结合目前全国范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的餐厨垃圾回收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结果,在借鉴各地成功经验、规避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餐厨垃圾回收管理共同治理模式。最后从实际入手,以银川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多方调查与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餐厨垃圾的概念界定,构建了餐厨垃圾回收管理理论体系。2、认真总结其他相关行业和国内典型城市的餐厨垃圾回收管理模式,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餐厨垃圾回收管理工作中值得借鉴和参考。3、餐厨垃圾回收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存在明显差异,可以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中间层利益相关者、边缘层利益相关者。4、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诸多矛盾与冲突,必须建立利益协调机制。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共同治理模式是解决利益平衡问题的必然选择,共同治理模式能合理配置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关系,建立一个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利益系统,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