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国人横突孔变异的发生率,并通过测量CT上横突孔各径线数据,为颈椎前路手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2012年绍兴县中心医院的门诊和住院100例患者颈椎CT影像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23~78岁,平均53.5岁,根据横突孔内缘与椎体外缘的关系将横突孔分为三种类型:椎体外型(A)、中间型(B)和椎体内型(C),并测量其C3-C6横突孔横径(a)、矢状径(b)、横突孔内缘间距(e)、横突孔内缘与椎体中线距离(d)、横突孔内缘与椎体外缘之间的距离(c)以及横突孔与椎管最短距离(f)6个参数,比较横突孔两侧及各椎体之间有无差别,分析测量的意义。结果:(1)横突孔椎体外型、中间型及椎体内型分别占83.34%、16.37%、0.29%,其中有2个横突孔明显突入椎体。(2)横突孔孔径测量结果显示左侧横径为0.68±0.19cm、失状径为0.56±0.18cm、横突孔内缘与椎体外缘距离为0.14+0.20cm、横突孔内缘与椎体中线距离为1.30±0.28cm、横突孔与椎管最短距离为0.48±0.18cm;右侧横径为0.65±0.17cm、失状径为0.53±0.17cm、横突孔内缘与椎体外缘距离为0.16±0.21cm、横突孔内缘与椎体中线距离为1.28±0.30cm、横突孔与椎管最短距离为0.46±0.18cm;横突孔内缘间距为2.57±0.18cm。其中横突孔内缘与椎体外缘之间的距离有部分椎体由于边缘不清晰无法测量,所测数据较少。(3)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同一椎体双侧横突孔对比矢状径C4左侧>右侧、C5左侧>右侧;同侧椎体横突孔相互比较横径左侧C5<C3,右侧C5<C4、C6<C4,失状径双侧均为C3<C5、C3<C6、C4<C5、C4<C6;横突孔至中线距离、横突孔至椎管最短距离及横突孔内缘间距双侧均为C3<C5<C6、C4<C5<C6,其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1)除C3、C4之间差别不显著外,C3~C6横突孔间距及横突孔与椎管最短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加。(2)极少数横突孔内缘可能越过椎体外缘至椎体内;;(3)颈椎前路手术过程中术者应仔细做好术前检查,以避免术中的椎动脉损伤,并有助于指导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