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底向上的视觉显著区域自动提取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2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深入研究,关于人如何理解图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建立人眼视觉注意模型自动提取显著区域的研究逐渐成为了多媒体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并且开始在图像内容分析、图像检索、图像质量评价、压缩、场景的监控、图像/视频的自适应等方面进行应用。因此,如何建立更符合人眼关注特性的视觉注意模型就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论文首先介绍了视觉注意模型构建的基本知识,包括:人类视觉系统的生理特性、视觉注意机制、以及基于两种不同机制构建的视觉注意模型;然后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低层特征局部对照的视觉注意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和全局特征对照和特征融合的视觉注意模型;本论文还关注了视觉注意模型自动提取显著区域在图像和视频分析领域的具体应用,分别研究了视觉显著区域提取在图像自适应上的应用以及基于时空域显著模型的视频场景的分析,论文最后还介绍了对Stentiford视觉注意模型的改进及其在图像拷贝检测上的潜在应用。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低层特征局部对照的视觉注意模型。该模型在Itti模型构建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代替以往的中央周边差计算,采用新的基于多尺度的局部特征对照的方法来提取图像的显著区域,提取的显著区域的效果优于Itti模型;(2)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和全局特征对照和特征融合的视觉注意模型,即基于跨层特征融合的视觉注意模型。在构建该模型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局部特征对照在形成显著图中的作用,而且也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并且不同于以往对局部和全局特征对照采取地简单线性加和的方法,在本方法中,我们以全局特征优先感知为原则,通过局部和全局特征线性加和构成加权模型,对全局显著模型进行加权,得到最终的显著区域。该注意模型提取的显著区域准确完整,而且显著区域的显著性相对于非显著区域更加明显;(3)介绍了基于视觉注意模型自动提取显著区域在图像自适应中的应用。在提出的基于跨层特征融合的视觉注意模型提取显著区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图像自适应方法和动态浏览策略;(4)介绍了视觉注意模型自动提取显著区域在视频分析中的初步应用。在空域显著图的基础上,引入时域因素(运动特征)的影响,通过时域与空域特征的有效融合得到时空域显著模型,并将其应用到视频场景的监控中;(5)基于已有的经典的Stentiford视觉注意模型进行改进。同时,利用改进后的注意模型对各种拷贝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显著区域提取,其提取的显著区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为图像拷贝检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特征。
其他文献
森林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它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重要的保障。然而,森林火灾的发生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给人类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
近年来,随着雾霾等恶劣天气频发,空气中的水滴、粉尘等微小颗粒严重影响光的散射和折射作用,导致户外场景的能见度降低,进而造成视觉成像系统获取的图像存在颜色失真,场景信
传统枸杞分级主要以人工挑拣方式来判别枸杞的大小、颜色及表面缺陷,这种方式因个体主观误差、疲劳程度的不同,致使分级过程和标准不能保持一致,而且耗时耗力,不能满足枸杞分
实时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通信信息领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知名的实时操作系统有VxWorks、WinCE、μClinux、μC/OS-II 等。论文选择μC/OS-II 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源代码
肺部结构复杂,内部包含大量血管和气管,发于肺部的疾病也众多,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随着医疗影像的发展,多种医疗设备可用于检测肺部病情。对胸部CT进行详尽地分析,分割出
随着先进的显示媒体以及数字视频编码和压缩的广泛发展,一系列新的视频格式大量涌现,视频格式转换技术成为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帧率提升算法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实现不同帧速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页自动分类技术成为了Web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信息检索、信息过滤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特征选择是实现网页自动分类的重要环节,它从初
信道编码盲识别是在未知编码信息的条件下,仅根据未知的编码数据快速识别编码体制及其参数,是非协作通信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在未来的智能移动通信、多点广播通信中,将广泛采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技术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同时,图像信息以其直观性、准确性、高效性、广泛性等特点在视频监控、视频会
LTE (Long Term Evolution)是目前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主流技术之一,是3G系统的长期演进。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目前已经完成了对LTE的标准化,并且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