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词汇块对听力理解的促进作用。
出现频率较高,形式和意义较固定的大于单词的结构都可称为词汇块,它具有形式的整体性,语义的约定俗成性及一定的语用功能。虽然对词汇块的称呼有所不同,但许多语言学者都对词汇块进行过研究。其中MichaelLewis(1993,1997)和Nattinger及Decarrico(1992)对词汇块的研究为词汇短语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词汇块的作用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国内外学者对词汇块在语言学习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Nattinger(1980,1992),DeCarrico(1992),Lewis(1993,1997),Sinclair(1988),Willis(1990),从已有研究成果看,主要侧重于研究词汇块在提高学习者的产出性技能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Nattinger1980;Lewis1993;廉洁2001;张建琴2004;李太志2006)。
然而对词汇块在语言接受技能方面,特别是听力理解方面的作用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听”不仅是取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甚至对英语水平较高的学习者来说,在英语综合技能四个方面,听力尤其是弱项(陈2004)。
因此论文依托J.Nattinger&J.DeCarrico和MichaelLewis的词汇短语理论和听力理解相关研究,以话语语篇为纽带来论证词汇块在话语语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其是否可为听力理解教学开辟新的视角。
在理论上和实验上对词汇块在话语语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对话语语篇理解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论证。
论文从话语语篇着眼,指出其两大特征:程式性及衔接性。
然后从对词汇块的研究理论入手,归纳词汇块的特征并指出词汇块与话语语篇的关系:其一,词汇块可被看作单独组块或个体,正是词汇块的这一性质构成了整个语篇的程式性;其二,许多的词汇块具有一定的组织功能,这些词汇块对促成语篇的衔接起到了重要作用。
论文进一步结合听力理解的过程及特征指出在具体听力活动中听者应充分利用语篇中的词汇块以促进听力理解,包括快速识别语篇中具有整体性的词汇块以减轻信息加工负担;利用半固定词汇块作预测;利用具有组织功能的词汇块促进信息处理。词汇块在话语语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如果听者积累一定量的词汇块并能在话语语篇中充分利用词汇块知识,那么听者对语篇的理解就会大幅度提高。
笔者进一步从实验上对从理论研究中得出的结果加以验证。实验挑选1996年英语专业八级听力试题为实验听力材料。所挑选的这一听力材料为一小型讲稿,其具有上述话语语篇的典型特征。受试者为西南石油大学外语专业2005级研究生。首先听力原材料被改编为完型填空形式的两份测试试卷。一份测试受试者对语篇主要信息的理解程度,另一份测试受试者在听力过程中对语篇中的词汇块的识别程度,这些词汇块具有一定组织功能并与所考察的语篇主要信息密切相关。测试完后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将受试者的两份完型测试成绩作对照,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公式计算出受试者两次成绩的相关性,发现两次成绩为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按照受试者在第一篇测试中的成绩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再分别计算出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第二篇测试中对词汇块识别的成绩的平均值,对比发现高分组对词汇块的回忆识别程度明显高于低分组,进一步证明了实验提出的假设:听者积累的词汇块越多并且能在语篇理解中合理利用词汇块知识,那么听者对语篇的理解就越好。
文章的第四部分,从教学角度提出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词汇块的作用使学生意识到词汇块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有意识主动积累词汇块,在涉及到具体的听力理解活动时,教师可设计可控制性的练习,这类练习重在凸显词汇块,引导学生的注意力由注意单个的单词转移到注意整个的词汇块,并通过反复练习使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对词汇块的识别利用达到自动熟练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