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贫困问题是全球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正在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城市中的贫富分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中贫富分化的存在,必然导致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出现。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存在不仅影响城市化的进程,更重要的是影响生活在这些家庭中的儿童。这些城市低收入家庭中的儿童面临着许多问题:家庭经济贫乏、营养不良、教育机会少等,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认知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对这些贫困家庭实施社会救助,并出台了一些社会救助制度和儿童福利制度,社会各界也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伸出了援助之手。然而,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更多的是给予物质上的救助,这种物质上的救助,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生活问题,但是单一的物质救助并不能解决儿童的许多潜在问题,如贫困儿童的朋辈群体关系、家庭成员关系以及社区关系等问题,这些将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影响儿童的社会融入。因此,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为了帮助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更好的实现社会融入,基于研究者暑期专业实习所收集的材料,本文试图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依据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介入,促进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社会融入,使其健康的成长,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参考和借鉴当前国内外对于社会融入的研究,特别是对于社会融入的维度划分对本文具有参考价值。研究者借鉴相关学者对社会融入维度的划分,尝试将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社会融入划分为四个维度即朋辈群体融入、家庭融入、教育融入和社区融入。并对南京市A社区的15户低收入家庭进行入户访谈,在访谈的基础上对儿童社会融入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在对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需求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社会工作方法分别对儿童的社会融入进行介入。在人际关联与角色的理论角度上,采用小组工作介入儿童的朋辈群体融入,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能力胜任与调适角度下,采用个案工作介入儿童的家庭融入,改善儿童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挖掘和激发潜能的理论角度上,采用一系列活动介入儿童的教育融入,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从地位与栖息地角度下,采用社区工作介入儿童的社区融入,促进儿童融入社区。并对介入的效果进行评估,各介入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针对不同融入维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介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本文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由于研究者缺乏实践经验,在小组介入中难免出现处理不当之处;个案介入缺乏全面性;介入教育融入的持续性不足以及缺乏社区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