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绩效是指为完成某种任务或者达到某个目标而执行的行为。研究发现,成就目标定向对绩效有预测作用。研究还从不同方面对成就目标定向、成就动机、自我监控策略与绩效等有关变量的关系进行探讨,但这些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有些研究认为二者显著相关而另一些研究认为二者不相关;2.研究忽略了成就目标定向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社会目标定向;3.对绩效的预测不完整——更多关注的是成就目标定向对任务绩效的影响,对绩效中周边绩效的预测和影响研究较少;4.中介变量庞杂而不统一——有关变量涉及成就动机、自我监控策略、认知加工过程、内外部动机、深浅层策略、认知策略、应对方式等等。 为此,本研究在教育领域内探讨成就目标定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为完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及其对它的测量,本研究在对成就目标定向的测量中加入社会目标定向维度;在对绩效的测量中加入周边绩效维度,使对绩效的预测更为完整。在此基础上,探讨成就目标定向与成就动机、自我监控策略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就目标定向对绩效影响过程中起作用的中介变量。 研究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自我监控策略量表以及绩效评定量表,对282名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56人,女生126人,理工类105人,文史类177人,硕士研究生155人,本科生127人:年龄从18岁到38岁,工作年限从0年到15年。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成就目标定向、成就动机、自我监控策略和绩效存在性别、专业、学历、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差异。男生较女生更趋向成功,男生的心理监控好于女生,男生工作奉献高于女生。理工类学生较文史类学生更趋向成功,文史类学生的心理监控好于理工类学生,文史类学生的任务绩效高于理工类学生。研究生的社会支持好于本科生,社会责任明显高于本科生;在自我监控的三个维度上研究生均好于本科生;工作奉献、任务绩效、人际促进、总绩效研究生均高于本科生。学生年龄越大社会支持和社会责任越强,自我监控运用越好,绩效越高。工作年限越长越趋向成功,自我监控运用越好,工作奉献、任务绩效、人际促进越高。 2.成就目标定向、成就动机、自我监控策略和绩效之间有密切关系。成就目标定向越明确,成就动机越强,自我监控策略运用越好,绩效越高。学习目标定向占优势的学生更趋向成功,成绩目标定向占优势的学生更加避免失败,社会目标定向占优势的学生更趋向成功,更善于利用自我监控策略,绩效更高。趋向成功的、善于自我监控的学生绩效更高。趋向成功的学生更善于运用自我监控策略。 3.成就目标定向通过自我监控策略和成就动机间接影响绩效。而成就动机既可以直接影响绩效,也可以通过自我监控策略间接影响绩效。在对绩效的影响中,自我监控策略是重要的中介变量。 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鼓励大学生、研究生进行学习目标定向和社会目标定向,在选择任务时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和承担社会责任获得社会支持为目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对自己能力的良好评价。这种定向有利于大学生、研究生更好地成长。 2.提高大学生、研究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加强他们运用自我监控策略的能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绩效。 3.提高对周边绩效的重视,培养大学生、研究生的工作奉献和人际促进能力。在当今社会中,周边绩效比任务绩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