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转型的特殊背景下,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方针。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相比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相对处于资源配置的底端,其成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面临着制度性束缚。为此,民营企业试图通过建立政治关联作为制度环境的替代机制,以期通过该途径来获得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支持。但政治关联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企业带来一些关键性资源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政治包袱,阻碍企业的发展。在探索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引入政府补助这一变量,以帮助更好的解释政治关联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内在机理。论文考察了 A股民营上市公司2013-2015年获取政府补助以及进行技术创新的情况,深入探究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并从动态角度剖析了政府补助的中介作用机理。同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了地区差异对政治关联和政府补助二者关系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助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对企业获取政府补助和技术创新活动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政府补助在政治关联和技术创新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政治关联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政府补助而实现的。此外,政府干预程度和地方财政富裕程度对政治关联与政府补助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的调节效应。最后,相比起现金持有水平高的企业,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在现金持有水平较低企业中更加明显;同样,对于具有较低融资约束的企业,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在面临高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更加明显。综上所述,政府应当着力推进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保证政策实施的高效性,实现补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并且政府还应当降低对企业创新激励政策的门槛,积极促进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