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ul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经历着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的融合阶段,城市资源的短缺、人口的膨胀、环境保护等问题的不断涌现,都给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了压力。如何发展智慧城市,运用智慧规划来合理配置城市资源、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是当前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据统计,现阶段进入我国首批的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有90个城市,部分城市都在模仿国外的做法,但照搬硬套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并不实际,每个城市的特点各有不同,借鉴经验发挥其巨大能量需要与当地城市特点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综合考虑了城市的各个系统、特点,立足于整个城市发展的大方向,协调与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使得城市能够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文献法和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和梳理有关“智慧城市”的文献,界定了相关概念、内涵和特征,并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深入探析了新加坡、美国、欧盟国家以及韩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认为这些国家分别形成了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国家战略驱动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政府与企业以及居民合作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和以服务为主旨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模式。进而分析了上海、宁波和广州等几个典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特点,认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模仿,自主研发后劲不足;思路守旧、“千城一面”的格局很难打破;重视把控,缺乏市场导向;一哄而起,轻视规划等问题。并深入的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资源整合难度大;创新力不足;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力受限等。最后对政府在智慧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推进作用进行了探讨,指出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引导者、规划者、协调者与监督者。并提出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重视人才储备与培养;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教育评估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学科。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经历了探索、试点、全面开展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往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教辅报刊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教辅报刊对于教育事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承担着助力基础教育的重任,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推进,民办高校作为新时期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民办高校的迅速发眨使得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
针对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实用性与通用性的矛盾,在简要分析专家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通用性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方案。研制通用性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开
家是一个逐渐营造的过程,家庭从组建到解体的一系列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就是家庭生命周期。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家庭的居住需求、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以及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的需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已经逐渐取代物质资本成为行业甚至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水务行业作为我国的公用事业,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人力资
当今社会,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随着竞争趋势的改变,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由于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要靠人去完成。
现阶段我国住宅建设主要采用现场湿作业施工的传统生产方式,这种建设方式工业化程度低,设计建造比较粗放,劳动力需求量大,资源消耗严重,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动力,是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础。近年来,电子设备越来越小且成本越来越低,这都对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源开始向轻、薄、高效率等方向发展。离线反激
在数字图像压缩领域,JPEG是最普及的一种压缩标准。但随着高质量数字图像的应用日趋广泛,JPEG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制定了新一代静止图像压缩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