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BFNN的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自适应滑模控制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高校中旧式试验设备的保有量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试验设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试验设备由于控制系统性能落后而面临淘汰。相较于采购全新的试验设备,对这些主机硬件部分依然可用的试验设备进行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可以避免造成设备浪费、节省科研经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台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Instron 1343型250kN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由于年代久远,其控制系统已不可使用,需要为其设计一套控制系统,完成疲劳试验的功能。为了解决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对系统中的未知参数以及不同性能、尺寸形状参数试件的自适应问题,本文为其电液伺服位置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具有参数自适应能力的控制算法,使该疲劳试验机可以自适应其电液伺服系统中的未知参数部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组成结构,对控制系统硬件进行了选型,利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了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数学模型,并针对两种实际工况条件对位置控制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确定了模型的主要参数并分析了模型的稳定性,利用仿真给出了设计控制算法的必要性。(2)利用RBFNN对疲劳试验机数学模型中不确定参数进行补偿,设计了基于RBFNN补偿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并在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3)采用基于模型设计的方法开发了CompactRIO控制器的嵌入式控制程序,利用LabVIEW设计了疲劳试验机位置控制实验的人机交互软件平台,并基于LabVIEW针对控制器编译的正确性、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实验。(4)完成了实验准备工作,对疲劳试验机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进行了参数测定实验,令疲劳试验机夹持两种尺寸、形状参数不同的试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对疲劳试验机功能模块的开发及类似设备的升级改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其他文献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式的仿生机器人,在军事作战和民用生活等领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篇论文在查询国内外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参考国内外设计的双足外骨骼机器人的前提下,了解人体步态行走规律,人体生理结构,研究和学习机器人步态分析方法,机器人控制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外骨骼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本文根据人体的身体比例,运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
如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工业废弃物的排放以及对废旧物品的简单处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人类的健康问题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威胁,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缓解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是实现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对废旧产品进行再处理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环境和社会
本文针对的是一种广义的轴孔装配,即插装作业,不考虑配合公差。传统意义上的轴孔装配大多采用在线示教或离线编程的形式,往往不具备较好的鲁棒性与柔顺性。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对机器视觉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发出视觉引导下的轴孔装配技术有着重要的生产与科研意义。针对视觉引导下的轴孔装配研究与实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七自由度Baxter机器人,在V-REP仿真平台里搭建仿真场景,设计仿真流程、确定仿真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物流服务供应链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近几年对于物流服务质量问题的研究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物流服务的特殊性,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使对质量控制的研究变得困难。物流服务最终结果是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而站在顾客角度,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水平必然可以提高自身的满意度,因此对物流服务的质量控制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如何结合物流服务的特殊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对其
1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体育治理是国家现代化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我国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规范与导向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兴衰成败。"粉丝"一词源于英文"fans",意为"粉丝"。粉丝群体最初起源于娱乐圈,指以某个明星为偶像的群体。"饭圈"是粉丝文化的变体,经由日本、韩国传播而来在我国发展后形
近年来,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制造应运而生,成为实现产品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传统的制造业基础上加入了再制造活动,形成了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Manufacturing/Remanufacturing Hybrid System,MRHS)。生产决策是制造系统的核心,关系到企业的整个运作节奏。如果生产决策制定失误,将为企业
我国社会经济正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推动了国家财政支出也随之不断实现推陈出新,带动创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结构。在这种形势下,就对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加强对其的管理显得愈发重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规模的不断增长,国有资产的管理也逐渐呈现出整体质量不高、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为了利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提升资产管理科学化水平,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实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十分广泛,而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是近年来控制领域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因此,本文选取研究对象为两驱式非完整移动机器人,从运动学与动力学两个方面对轨迹跟踪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相应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基于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选取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并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速度控制器。接着根据原速度控制率的缺陷,经过具体分析后引入局部终端滑模控制律
产品外观是产品感觉特性最直接的体现,直接面向用户的感性需求,是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抓住用户对产品外观感性需求的痛点,增强产品外观的感性质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感性需求,成为了企业的重点目标。本文针对传统产品外观感性评价与设计优化的不足,立足于感性工学,在综合考虑多个感性维度的情况下,以智能手机为实例开展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产品外观感性评价与设计优化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与工程实践中的普通紧固件相比,铆接具有连接可靠,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该技术已广泛用于飞机结构连接。然而飞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会承受交变载荷,铆钉接头处就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这直接影响飞机的可靠性以及运行寿命。有效的控制埋头孔深度可以改善结构件的疲劳性能,本文从工艺角度出发开展锪窝深度对铆接试件疲劳性能的研究。这对后期飞机疲劳可靠性的分析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与价值。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