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交变对干热岩的损伤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kk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能源面临日渐加重的储量压力,也造成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可再生清洁能源将是未来能源发展方向。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备受关注。其中,干热岩储量大、热能高,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地热能源。由于干热岩埋藏深度大,处于高温高压环境,其开采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常规水力压裂难以在对井系统间形成连通性好的裂缝系统就是其中之一。液氮曾作为压裂液被应用于油气增产并显示出相对于常规水力压裂的诸多优势。如果应用于干热岩开发,低温(-196℃)液氮与高温岩石接触将对岩石产生热冲击损伤,有利于裂缝的产生和延伸。为了研究液氮压裂干热岩时热冲击对岩石的损伤,本文利用高温干燥箱加热和液氮浸泡使岩石升温、降温,分别对大理岩和花岗岩进行了总共7个温度交变实验,通过单轴压缩实验、巴西劈裂实验、纵波波速测试等手段获取岩石处理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实验发现,一次热冲击对加热到200℃的大理岩造成的损伤达25%,对加热到400℃的大理岩和花岗岩分别造成40%、39%的损伤。当温度交变循环次数增大到3~5次时,岩样的损伤均达到极值,依次为40%、43%、45%。随着循环次数继续增大,大理岩损伤缓慢恢复,而花岗岩损伤保持稳定。随着加热温度从100℃升高到600℃,热冲击对花岗岩造成的损伤从9%升高到69%。实验结果表明,液氮压裂干热岩时,将对岩石形成热冲击,造成干热岩物理力学性质的明显劣化。岩石温度越高,损伤越显著。本文的研究说明了将液氮应用于干热岩压裂的潜在价值,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液氮压裂干热岩提供实验依据和规律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巨指症的手术治疗与疗效.方法对9例巨指症病人分别采用巨指修剪术及神经松解术、巨指截指术、巨指部分切除与足趾移植再造术.结果术后经05~15年(平均5年9个月)的随访,
地物散射模型与知识库系统是一个集典型地物散射模型库、目标后向散射特性数据库、地物的航空航天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影像库为一体的综合SAR影像信息应用平台。本文
本文阐释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要义,探讨如何将从严治党落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以严明的纪律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
滤纸平板法结合摇床培养筛选到2个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混合菌M1和M2。在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培养液中,28℃振荡培养4d,滤纸纤维素失重率分别达57.53%和54.92%,未经处理的稻草秆纤维素失重率为38.82%和36.21%。膨化稻
1青霉素(又称苄青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是一种不稳定的有机酸,难溶于水。一般制成稳定性高、易溶于水的钾盐或钠盐供临床使用。青霉素钾(钠)盐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干燥条件下稳定
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暴恐思想传播演化发展及引导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绘制因果回路图,建立存量流量图,利用Vensim软件进行模拟仿真,探索暴恐思想传播演化的发展及引导规律
简要阐述了条形码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和二维条形码的编码方法,并对图像式条形码识别过程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其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最后文章指出了条形码识别技
本文从"卓越计划"培养核心出发,论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层次+套餐"教学组织方式的构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课程安排方式"构建课内外一体实验自
作物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是获得抗旱资源和挖掘抗旱基因的前提。本研究以21份绿豆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温室内盆栽控水旱胁迫,考察不同品种单株产量、单株荚重、单株粒数、单株地
8月12日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中提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