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德市是河北省一个农业大市,秸秆种类和数量众多,但是许多秸秆处理不当,不是被随意丢放就是被燃烧,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对乡村建设产生了负面效应,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此,在承德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活生产多个方面都会产生积极意义。 本次研究从能源和资源的角度入手,在总结国内研究基础和理论之上,通过调查和分析承德市秸秆利用情况,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因子,评价了秸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沼气、秸秆供热、秸秆栽培食用菌五个模式下的利用效益,最终为承德市秸秆利用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和思路。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从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沼气、秸秆供热、秸秆栽培食用菌五种利用模式出发,分别在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而,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2)在经济效益方面,食用菌评分最高达到了0.7198,该模式虽然投入产出率和投资回报率低于还田方式,但是秸秆转化率和产业发展能力处于优势地位,这就表明秸秆在食用菌中的应用主要实现了秸秆的高利用率。社会效益方面食用菌评分最高达到0.7746,主要秸秆在食用菌中的利用解决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增加了农民人均收入。生态效益方面,秸秆供热评分最高达到了0.9289,由于秸秆的使用代替了其他高额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又因为供热过程资源循环利用率为100%,完全转化,导致了生态效益的增加。 (3)对于综合效益评价,食用菌综合评分最高,达到了0.7358,食用菌的各项效益相对均衡,都在一个较高的程度,表明了秸秆在食用菌方面的利用是较为合理的,主要因为对于该方式投入相对少,周期循环短,应用方便且广泛,效益回报显著。 综上,本文比较了该区五种秸秆利用模式的效益,为该区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