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CD97分子是表皮生长因子二类七次跨膜受体(EGF-TM7)家族成员之一,它在各种正常组织和一系列上皮性肿瘤丰富表达,并作为黏附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NF-kB是可与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基因增强子kB序列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子,正常情况下NF-kB以无活性形式存在于胞质内,在许多因素诱导下使胞浆中NF-kB活化进入细胞核,与某些基因增强子的GGGRNNYYCC元件结合,启动或调节早期反应基因的转录,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实验旨在探讨CD97和NF-kB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MALT淋巴瘤)中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选用LCA及CD系列抗体:CD5、CD10、CD19、CD20、CD79α、CD23、CD45RO等单克隆抗体,对近12年间收集的72例胃淋巴瘤进行标记,进一步作出正确分类诊断,去除其他B细胞型淋巴瘤(套细胞型、小淋巴细胞型或滤泡型),选择其中47例胃MALT淋巴瘤和另外15例正常胃组织进行CD97和NF-kB两种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用x2和fisher检验分析CD97和NF-kB的阳性表达与胃MALT淋巴瘤患者各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Musshoff分期系统(1994年)进行临床分期。并对每例患者进行随访。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化疗或放疗情况等6项临床资料和浸润深度、CD97和NF-kB的表达情况等3项病理指标作单因素。Spearman法被用于胃MALT淋巴瘤组织中CD97和NF-kB阳性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生存时间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时间指从确诊起至随访截止时间或至死亡时间。并用log-rank检验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胃MALT淋巴瘤CD9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7.2%(41/47),它在胃MALT淋巴瘤组织中弥漫性表达,且伴有大细胞分化肿瘤CD97蛋白表达呈高度强阳性。胃MALT淋巴瘤组织NF-kB蛋白核阳性表达率为36.2%(17/47)。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中CD97染色缺如或呈现弱阳性,NF-kB染色多为胞浆着色。
2.肿瘤浸润超过肌层进展期胃MALT淋巴瘤病例CD97阳性表达率为100%(26/26),显著高于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表达率71.4%(15/21)(P<0.01)。临床Ⅱ+ⅡE+Ⅳ期胃MALT淋巴瘤病例CD97阳性表达率为96.4%(27/28),显著高于Ⅰ期病例73.7%(14/19)(P<0.05)。但CD97阳性表达率与胃MALT淋巴瘤病人的年龄、性别、Hp感染情况、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
3.较小肿瘤(直径≤5cm)病例NF-kB蛋白核阳性表达率为15.7%(3/19),显著低于较大肿瘤(5~10cm)病例的42.8%肿瘤直径10cm以上肿瘤的71.4%的表达率(P<0.05);ⅡE+Ⅳ期病例NF-kB核表达率分别为69.2%(9/13),显著高于Ⅰ期(21.1%,4/19)及Ⅱ期病例(26.7%,4/15))(P<0.05);肿瘤浸润超过肌层进展期病例的NF-kB核表达率分别为50.0%(13/26),显著高于局限于肿瘤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病例表达率(19.0%,4/21)(P<0.05);但NF-kB核阳性表达率与胃MALT淋巴瘤病人的年龄、性别、Hp感染情况、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
4.与累及胃壁全层的进展期MALT淋巴瘤相比,早期MALT淋巴瘤(肿瘤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平均生存时间(96.2vs.62.3个月)明显延长(p<0.05),且Ⅰ期(104.2个月)及Ⅱ期的平均生存时间(100.9个月)显著长于ⅡE+Ⅳ期病例(27.6个月)(p<0.01)。CD97强阳性组及NF-kB核染色阳性病例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9.2个月和26.0个月,显著短于相应对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100.3和123.2个月)(p<0.01)。
5.单因素分析表明胃MALT淋巴瘤预后不佳因素包括肿瘤大小(>10cm)、肿瘤浸润累及胃壁全层、ⅡE+Ⅳ期病例、CD97蛋白表达强阳性、NF-kB核表达阳性及肿瘤复发转移(p<0.05)。而与Hp感染、有无化疗或放疗、性别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CD97和NF-kB基因在胃MALT淋巴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胃MALT淋巴瘤的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CD97表达强阳性和NF-kB核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10cm)、肿瘤浸润深度(进展期)、临床病期、肿瘤复发转移一样是胃MALT淋巴瘤恶性进展和影响预后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