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尹格庄金矿、夏甸金矿、金亭岭金矿为胶西北招平断裂带上三个典型的矿床,拥有相同的成矿流体和地质构造背景,岩矿石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矿石与胶东群变质岩和花岗岩有良好的继承性,典型矿床的矿体地质特征对比研究表明成矿条件与控矿规律相似,三者成矿特征相似,但在矿化程度与矿化规模上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元素迁移特征以及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来探讨其对矿化规模和矿体品位的指示意义。三个矿床具有相同的蚀变类型,仅在分布范围方面有所差异,大尹格庄钾长石化范围较其他两个矿床广,金亭岭则很少出现碳酸盐化。围岩与矿石化学组分迁移特征指示矿化过程与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作用等密切相关,在矿质沉淀过程中,主量元素SiO2、TFe2O3以及微量元素Cu、Pb、Zn等成矿元素也有不同程度带入。夏甸金矿较大尹格庄金矿矿石相对于围岩SiO2、TFe2O3带入量较多,主量元素CaO、MgO以及微量元素Cu、Pb、Zn的带入量也较多,稀土元素分馏系数较大,反映了夏甸金矿较强的蚀变和矿化程度。黄铁矿中微量元素主要有Cu、Pb、Zn、Co、Ni、As、Sb,其中Co、Ni通常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Fe,As、Sb通常类质同象形式替代S,大尹格庄金矿、夏甸金矿和金亭岭金矿中黄铁矿微量元素组合Cu+Pb+Zn、As、Ga+Cd+In+T1平均含量分别为353.84×10-6、1.11×10-6、25.69×10-6;2622.01×10-6、21.09×10-6、466.20×10-6和143.55×10-6、1.08×10-6、15.78×10-6。显然,夏甸金矿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组合Cu+Pb+Zn、As、Ga+Cd+In+T1的含量最高,金亭岭金矿最小,大尹格庄金矿介于两者之间,同样反映了夏甸金矿矿化程度最强,金亭岭金矿矿化程度最弱的特征。三个金矿从围岩到矿体中Si02和TFe2O3含量变化幅度以及不同成矿阶段黄铁矿中微量元素Cu+Pb+Zn和As的变化系数,均可以较好地反映矿化作用的稳定性,对矿化规模评估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大尹格庄金矿自上而下三个中段三条穿脉中Si02变化幅度分别为0.10%/m、0.05%/m、0.39%/m,TFe2O3的变化幅度为0.003%/m、0.21%/m、0.03%/m;夏甸金矿自上而下三个中段四条穿脉中SiO2变化幅度分别为1.33%/m、2.27%/m、0.84%/m、0.72%/m,TFe2O3的变化幅度为0.38%/m、0.19%/m、0.55%/m、0.043%/m。大尹格庄金矿较夏甸金矿具有较小的SiO2和TFe2O3变化幅度,反映大尹格金矿矿化作用较稳定。大尹格庄金矿、夏甸金矿和金亭岭金矿中黄铁矿微量元素组合变异系数C.V(Cu+Zn+Pb)和C.V(As)分别为0.91、0.96;1.00、0.98和1.77、0.99,变异系数小是矿化作用稳定和矿化规模较大的反映。三个金矿中这一黄铁矿微量元素变化特征,整体上也反映出大尹格庄金矿具有较大的矿化规模,金亭岭金矿矿化规模最小,夏甸金矿矿化规模介于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