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讨论地震应急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提取了影响地震应急的区域差异性因素,并借助ArcInfo平台,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利用地学“区划”手段,以各地主要区域差异性影响因素的宏观分布特点和县域人文经济特异性应急因素的组合结构类型为区划的依据和指标,采用“自上而下划分”与“自下而上归并”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出了我国具有显著自然与社会经济差异性的地震应急地域类型;最后分析归纳了各地震应急地域类型的宏观地震应急特点与特异性地震应急内容。由此加深了对中国地震应急区域差异性的认识。主要结论如下: 1.在理论分析、历史震例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参考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文件,讨论了地震应急的影响因素,并提取出了那些对地震应急既有明显影响,同时又具有显著区域差异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各地的地震应急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各地的自然条件、地震活动性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三个方面。前者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和气候等条件,这些条件首先从宏观和整体上决定了地震灾区的应急救灾环境特点;同时,发生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地震,其成灾过程(如次生灾害)也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区特色,有针对性地应对这些地域性成灾过程对地震应急成效的影响显著。地震活动性对地震应急的影响主要有二:其一,某次特定地震过程的地震强度和地震序列特点是决定该次地震应急规模的基本因素之一;其二,一定区域内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地震活动规律和潜在的地震危险性特点。是各地地震应急体系建设和震前应急准备的基本参照。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是特定地震以何种方式成灾和造成多大损失的决定因素,因此对地震应急特别是震后应急的影响更为直接,例如地区的人口和财产密度是该次地震应急规模的基本影响因素之一;又如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特点——政治经济地位、产业结构、民族构成等等对该次地震应急的急迫程度、规模和方式产生广泛的影响;再如该地区内的应急救灾基础条件——交通通讯、救灾款物和医疗等条件,它们既是特定地震后应急的基础,也是该地区震前应急准备的参照。 2.在收集大量数据、资料和图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对上述各区域差异性影响因素的地震应急意义的分析和比较。在保证“指标”能反映一定地震应急意义的前提下,对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地震应急指标化处理;之后,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ArcInfo平台,系统分析和归纳了各主要区域差异性影响因素在我国大陆的区域分布实况和相互匹配特点。结果表明,无论是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还是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等,它们在我国大陆的空间分布既有其各自的独特性和规律,也存在着相互间广泛且密切的联系;而这些独特性、规律性和联系性正是特定区域制定和实施有地域针对性的地震应急方针、政策的基本参照,同时也表明,在我国实施分区地震应急是我国震情和国情的基本要求。 3.为理解和服务于分区地震应急,本文利用地学“区划”手段,以“地震活动性、不同自然环境下典型次生灾害、人口经济密度、地方潜在应急投入系数和公路密度”等5个主要的地展应急影响因素或指标作为区划依据,通过“自上而下划分”的区划途径,以主导因素法、盛里法和地理相关法等相配合的区划手段,对我国大陆进行了地震应急一级分区,并分析了各地展应急一级区的宏观地震应急特点.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大致可划分为8个地展应急一级区,即(I)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震应急区,(II)华北地震应急区,(nD东南地展应急区,(W)黄土高原地震应急区,(V)贵州高原、川东地震应急区,(讥)云南、川西地展应急区,(VII)新祖地震应急区,(姗)青藏高原地震应急区;各一级区的宏观地震应急特点—地展活动水平、特定地震成灾过程的宏观特征和潜在损失程度、区域内的潜在救援条件和整体交通水平等,各有特点;而这些宏观地震应急特点正是各区域制定和实施地域性地展应急对策时所必须参照的宏观背景依据。 4.特定地区需要考虑到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一政治经济地位、产业结构、民族构成等等(简称人文经济特异性应急因素),它们是该地区地展应急特别是展后应急之具体方式的直接影响因素。鉴于此,本文在了解我国地展应急宏观分区的基础上,根据资料的详实程度,选取了政治经济强辐射中心、民族、贫困、侨乡和大型工业危险源等5个方面的因素作为分类依据,以揭示县域地展应急中的某些具体社会经济问题为宗旨,编制了10种主要人文经济特异性因素组合类型分布图,分析了各组合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每种组合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各异,且在一级区内也存在分布差异,可以以此作为指标进行二级分区的尝试。 5.为进一步突出“分区地展应急”的特点,本文在地展应急二级分区类型讨论的基础上,以反映人文经济方面的一些特异性应急因素的分布特征为目的,利用地学“区划”手段,以县为基本单元,采用“4”中10种主要人文经济特异性应急因素组合类型为分区指标,通过“自下而上归并”的区划途径,在上述地展应急一级分区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地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