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处理并行与串行之争由来已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串行模式十分盛行,但随着连通主义及其相关理论-并行分布处理模式的问世,并行模式开始广为传播。每种模式在阐释力上都有优缺点。串行模式以计算机为隐喻,而并行模式以大脑为隐喻,受人工神经元启发。串行理论以模块论为基石,而并行理论以连通主义为基础。本文考察了语言的生物基础即语言处理,以言语感知和生成为重点。作者指出了记忆的重要性,语言处理的主要成分,和可能的信息处理图式。从不同的语言处理方面,详细对比了各种串行模式和并行模式,并讨论了有关这两种模式所做出的预测研究及各自模式的阐释力。每种模式在语言处理中作用孰优孰劣的问题在心理语言学中至关重要。国外尚无人提出融合这两种模式的理论框架,国内陈杰(2004)提出调和两种模式的准模块理论。该理论认为存在准模块,串行处理主要体现在高层系统(模块系统)的操作上,而并行处理则体现在底层系统(处于信息封闭系统中神经网络)的操作上。这种观点本质上是串行的。本文首先考察了串行与并行的理论基础,语言处理的基础,认为语言模块既存在串行又存在并行处理且每种模式都各有瑕疵,进而以理论探讨的方法,从词汇提取,言语生成等方面比较两种处理模式;分析了准模块理论的前提,论证了准模块理论在以下方面存在的缺陷:(1)准模块理论是单向的;(2)准模块理论不能解释非词提取;(3)准模块理论不能解释有些语言失误;(4)准模块理论是模糊的。最后提出语言处理模式应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策略以及自动与控制过程等策略。并行或串行只是处理的一个方面。语言处理模式应该表现出快速,准确,语境敏感性和意义的可协商性。更深层次的研究应弄清这两种模式在语言处理中的互动,以达到语言应用的目的。随着并行计算机领域的进展和扫描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认知科学的发展,语言处理的谜团将进一步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