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TL1A在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变化趋势及转录调控机制,探究TL1A在疾病状态下对血-视网膜屏障所发挥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体外实验:(1)通过高糖刺激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以及大鼠条件性永生化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i RRMEC),建立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血管内皮渗漏的体外模型;并通过Western Blot及RT-q PCR的方式检测TL1A在经高糖处理后的表达变化。(2)通过motif分析的方式,预测可能调节TL1A的转录因子;利用WB以及免疫荧光染色(IF)检测相关转录因子在高糖状态下的变化情况,并通过Ch IP-q PCR、Luciferase assay以及si RNA等实验验证相关转录因子对TL1A的调控功能。(3)利用TL1A重组蛋白处理内皮细胞,研究TL1A在高糖环境下对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保护作用;同时利用探针跳跃式离子电导显微镜(HPICM)以及生物素-亲和素系统验证TL1A对高糖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破坏的保护作用。(4)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探究TL1A对高糖导致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破坏的保护机制。体内实验:(1)通过给予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STZ的方式,建立糖尿病性视网膜血管渗漏的体内模型。(2)利用改良版Miles实验验证TL1A重组蛋白对糖尿病性血管渗漏的保护作用,同时寻找大鼠玻璃体腔注射TL1A重组蛋白的最佳剂量及干预时间。(3)利用IF方法观察大鼠玻璃体腔注射TL1A重组蛋白对糖尿病性视网膜血管渗漏的保护作用。结果:体外实验:(1)高糖刺激2小时可以引起视网膜内皮细胞VE-Cadherin p-Tyr685位点激活,导致血管渗漏。与此同时,视网膜内皮细胞中TL1A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2)高糖刺激下FOXP1表达升高,并负向调控TL1A的表达(P<0.05)。(3)体外给予TL1A重组蛋白250ng/ml或者内源性过表达TL1A可以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VE-cadherin磷酸化,改善高糖引起的血管渗漏(P<0.05)。(4)TL1A与其受体DR3结合可以抑制Src p-Tyr416的磷酸化,进而抑制VE-Cadherin p-Tyr685的磷酸化,从而保护内皮细胞间粘附连接。体内实验:(1)糖尿病2周模型可以检测到TL1A表达量下降,但随疾病模型时间延长TL1A表达量有所回升。(2)糖尿病2周模型玻璃体腔注射0.1ng TL1A重组蛋白可以避免蛋白本身所引起的视网膜出血及渗出。(3)糖尿病2周模型玻璃体腔注射TL1A重组蛋白可以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血管渗漏。结论:(1)高糖诱导的人和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DR模型导致的TL1A表达下降,可能参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病理性血管渗漏的发生。(2)早期进行低剂量TL1A干预可以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血管渗漏的发展。此研究可能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