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英译实证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r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政府工作报告》在中国甚至群世界有较高地位及较人影响,国内外对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研究日益增加了起来。而高频词作为一篇文本中最能体现文本内容及所指意义的词语,其研究价值也颇高。若将这两者结合进行研究,则对于中文政论文的翻译会有较大帮助。因此,本文对2000-201O年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发展”、“建设”、“加强”、“推进”、“继续”以及“积极”等6个高频词语及其相关搭配的英译进行了实证研究,以试图证明:当这些高频词受一些语言及非语言因素影响时,其英译文存在有一定的固定性。本文首先回顾了翻译研究中对于中文政论文高频词英译的相关文献,发现许多研究者都是从一些词语的译文变化角度来写的,而论证词语翻译固定性的论文则较少,这对于本文论文的开展既是一个挑战,但也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之处。文章第二部分从理论的角度,即语言学和非语言学等因素出发,论述了政论文中高频词英译固定性存在的可能,其中语言因素主要包括了文体因素和语义因素,而非语言因素包括文化因素、政治因素以及译者本身的主观因素。最后,本文以作者自建的2000-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全文为平行语料库,查找出此语料库中“发展”以及“建设”等6个高频词语及其相关搭配的所有英译文,按意义将各种搭配分类后列举出各词常用的典型搭配及译文,从实践的角度论证了《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词英译的固定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今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特别是其中高频词汇的翻译及研究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应试教育体制导致了教师对知识传授的更多关注和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下降。本文分析提出,中专教育是职业教学的基础阶段,教师应该注重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纳入 2015-11 至 2017-01 武汉协和医院疑诊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患者 45 例,男性 31 例,女性 14 例,平
期刊
技术技能人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兴国之本、智造之基、发展之源,是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人社部的统一安排,焦作技师学院弘扬工匠精神,抢抓发展机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双元”育人,进一步创新招生方法,教职工团结一心,克难攻坚,圆满完成了2019年招生计划。下面,结合笔者所在学院实际,谈几点做好招生工作的感悟,与同行分享交流。  政治上坚定信心,认清招生工作新形势  
校园文化独有的隐形教育特点,决定了校园文化在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上具有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综合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应用,全球的经济、市场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从此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以数量规模为竞争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产生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历程,更凸显出世界经济与人类社会变革的进程。信息化自产生之日起就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产生了积极与
“东风好借力,扬帆正当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职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