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合制衡到分权制衡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eiju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分权思想经历了从古代向现代演进的过程,即逐渐由早期的混合制衡演化为现代的分权制衡理论。第一章探讨了古代政体学说中的混合制衡思想。混合制衡的思想体现在古代混合政体理论中,混合精神与制衡精神是古代混合政体理论的核心内容。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著作中主要体现的是混合精神,这一精神主张让社会主要阶层分享国家权力,以调和、平衡社会各主要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混合精神中,混合政体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在波利比阿那里,他把混合精神与制衡精神相结合。制衡精神主张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对抗,以避免权力的滥用。在制衡精神中,混合政体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对抗的。古代理论家提出混合制衡精神的目的是实现权力在社会主要阶层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波利比阿的制衡思想对现代分权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谈到现代政体中的分权制衡思想。随着现实政治的发展,古代的混合制衡理论在解释现实问题上面临困境,遭到主权者的批判。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思想对现实作解释,这就是分权制衡思想。在现代分权思想形成过程中,博林布鲁克继承了古代制衡精神,并开始把混合制衡的精神与分权制衡的思想结合起来,现代分权思想以政府职能划分为基础,主张把不同的政府职能分配给不同的机构。政府职能划分的实现经历了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即特定机构限于行使特定的政府职能,这一步在洛克那里实现,他实现了立法与行政职能的划分;第二步骤,即司法部门地位的确立,这一步在孟德斯鸠那里实现,政府职能三分因此完成。分权思想在美国实践中得到完全体现,分权制衡思想的实质是主张权力在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分权为制衡提供框架,制衡是分权的目的。
其他文献
<正>抓紧抓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加强教育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我校从1995年初始,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最有影响的杰出人物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很多重要的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曾参与戊戌变法,亲历新文化运动,作为代表出游欧洲……他不
严复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严复的思想被从各个角度予以挖掘与阐释,其中群己观就是严复思想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研究严复
<正>近几年,老年烧伤患者增多,由于老年人生理特点的特殊性,老年人烧伤病死率一直居首位,我们分析了近几年老年烧伤病人情况,认为老年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年龄、烧伤面积,烧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在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之间画上了等号,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主要来源于如下方面:资本基于追求
政府绩效评估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各国政府对政府绩效评估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政府绩效评估,把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推进政
“9&#183;11”事件促使美国朝野对传统的安全观念进行反思。美国“必须对抗的敌人即非旧苏联,也不是潜在威胁的中国,而是国际恐怖分子”。美国安全观念变化和安全战略的调整,
就我国现行的美术教育体制而言,虽然多年提倡素质教育已有多年时间,我国教育重心向鼓励学生创新和多元化创新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多数教师依然忽略了发掘“美术”作
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经正当过程所产生的策略。而政策的制定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可以看出,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