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配送作为一种先进的物流模式和理念,必然会为共同配送参与者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但受制于共同配送管理的复杂性及配送成本费用分摊的矛盾性,共同配送在我国的发展依旧处于尝试性实验阶段,并未得以推广。本文针对共同配送运作模式及其成本分摊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分形管理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对共同配送的可能性、科学性、合理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给出了共同配送企业组织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框架;进而,按照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实际发生原则,对共同配送的成本费用予以核算和统计,同时借鉴定额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了“配送标准单位”、“配送定额”这两个概念和共同配送成本费用分摊模式,将货物的实物单位简便折算为配送标准单位,以配送费用的实际发生为基础确定了不同货物在不同配送路线的配送定额。本文重点对共同配送运作模式的成本分摊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成本分摊的基本原则和步骤。第一步,化解不同货物在共同配送中配送量计量单位的争议,把同一配送路线中在单独配送情况下消耗相同配送直接费用的不同货物的实物数量折算为一个配送标准单位。第二步,以配送标准单位为核算基础,考察同一共同配送路线上每一配送标准单位货物应分摊的共同配送直接费用,即配送定额。进而核算出不同货物在该共同配送过程中应分摊的共同配送直接费用。第三步,以应分摊的共同配送直接费用为基础,核算不同货物应分摊的共同配送间接费用。应分摊的共同配送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就是某种货物应分摊的共同配送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