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它极大的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而此时的山西,其丰厚的煤炭资源被英国觊觎已久,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几年时间里,英国逐步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掠夺矿权,导致山西丧失了开采矿山的权利。之后,山西各界因矿权丧失一事与代表国家之政府、英国列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博弈过程。争矿运动爆发后,各界参与人数众多,而且许多社会阶层,诸如新学生群体、地方绅商、新闻界等在其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具有了全社会参与的性质,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民运动。正是这种波及广泛的民众行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从而为整个运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在各界共同努力下,山西争矿运动最后以赎矿自办的方式收回,历时三年的争矿运动结束。在山西争矿运动前后持续的3年时间里,山西人民在这次列强侵略和清廷卖矿丧权的斗争中,经受了一次锻炼,取得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更重要的是为日后辛亥革命在山西顺时运行做了铺垫。经历了这场运动之后,辛亥革命在山西的一系列活动就顺理成章的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