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我国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目的探讨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实施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研究国内关于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的文献21篇,累计病例6112例,对照15741例。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最后对合并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的主要合并结果为:先天畸形家族史36.22、孕早期患感染性疾病5.62、孕早期接触化学制剂4.19、父亲吸烟3.89、孕期接触镇静药3.19、妊娠并发症2.94、孕期多食高蛋白食物0.37;多因素分析的主要合并结果为:孕早期感染病毒7.65、孕期精神状态差5.44、孕早期发热4.7、妊娠早期接触化学毒物3.9、流产史3.59、孕期补充复合维生素0.45。结论影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先天畸形家族史、孕早期患感染性疾病、孕早期接触化学毒物、父亲吸烟、妊娠并发症;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为孕期多食高蛋白食物、孕期补充复合维生素和孕期服用叶酸。第二部分妊娠合并症与妊娠期接触化学毒物对出生缺陷影响的系统评价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症与妊娠期接触化学毒物对出生缺陷的影响,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实施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11篇文献纳入此次Meta分析,累计病例3248例,对照5722例。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合并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同时应用漏斗图综合评估纳入文献的发表性偏倚。结果妊娠合并症的单因素分析合并效应值及其95%CI为1.074(0.926-1.222),表明妊娠合并症是导致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妊娠期接触化学毒物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合并效应值及其95%C1分别为1.426(1.147-1.704)、1.421(1.174-1.668),提示妊娠期接触化学毒物也是导致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合并症和妊娠期接触化学毒物都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妊娠期接触化学毒物对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大于妊娠合并症。第三部分经介入治疗和手术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国内经手术修补和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制定检索策略,选定检索范围为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关于房间隔缺损经介入治疗和手术修补对照研究的临床试验。按制定的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综合分析研究数据。结果13篇文献纳入此次Meta分析,均为非随机对照(NRCT)试验,其中介入组984例,治疗组890例。合并结果显示,介入组的成功率低于手术组(13项对照研究,96.65% VS 99.66%,RR=0.97,95% CI=0.96~0.98,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手术组(12项对照研究,6.07% VS 20.26%,RR=0.29,95% CI=0.22~0.39,P=0.000),但是其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高于手术组(10项对照研究,2.31% VS 1.70%,RR=1.45,95%CI=0.75~2.82,P=0.270)。结论介入治疗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在适应症范围内,介入治疗已逐渐成为外科手术治疗的替代疗法。